醫述醫術:非原發自淋巴結的淋巴癌 - 梁憲孫

蘋果日報 2019/12/20 02:20

梁憲孫非原發自淋巴結的淋巴癌

六十歲的陳太近日有上腹脹痛現象,胃鏡顯示胃壁黏膜多處出現發炎情況(Gastritis),活組織檢查確診「結外邊緣區淋巴癌」(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這腫瘤與「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有密切關係。

五十歲的何太「甲狀腺」(Thyroid gland)出現腫塊,起初懷疑是「甲狀腺癌」(Thyroid cancer),最後活組織檢查確診「結外邊緣區淋巴癌」,這腫瘤與「自體免疫甲狀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有密切關係。

淋巴癌有過百種,其中「結外邊緣區淋巴癌」屬「低毒性B細胞淋巴癌」,與「淋巴結邊緣區淋巴癌」(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及「脾邊緣區淋巴瘤」(Splenic marginal zone lymphoma)的病理極為相似。

顧名思義,「結外邊緣區淋巴癌」源發自淋巴結以外的器官組織,其中包括胃、腸、眼、淚腺、肺、唾液腺、甲狀腺及皮膚等器官組織,又稱為「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癌」(Lymphoma of 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簡稱MALToma。

「結外邊緣區淋巴癌」與免疫系統出現毛病有關,誘因可能是細菌或病毒感染,又或是「自身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幽門螺桿菌」感染可引致胃淋巴癌,「沙眼衣原體」(Chlamydia psittaci)亦可能與眼部淋巴癌有關,有迹象顯示「空腸彎曲桿菌」(Campylobacter jejuni)或與小腸淋巴癌有關,「疏螺旋體」(Borrelia afzelii)亦與皮膚淋巴癌關係密切,而「無色木糖桿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則可能會誘發肺部淋巴癌;其中「幽門螺旋桿菌」的誘病證據比較確實,其他關連仍有待確證。

不少「自身免疫性疾病」與「結外邊緣區淋巴癌」有密切關係,「乾燥綜合症」(Sjogren's syndrome)或與「腮腺淋巴癌」有關,「橋本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可誘發「甲狀腺淋巴癌」。

治療「幽門螺旋桿菌」誘發的胃部「結外邊緣區淋巴癌」,可先嘗試用抗生素清除「旋桿菌」,淋巴癌有機會自然凋亡。若無效,可考慮使用「放射治療」(Radiotherapy)或抗B細胞「單克隆抗體」治療(Monoclonal antibody)如「利妥昔單抗」(Rituximab);亦可用「利妥昔單抗」加化療如「苯達莫司汀」(Bendamustine),療效理想。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