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港人變「大灣區人」的噩夢 - 盧峯

蘋果日報 2018/05/10 05:20

蘋論

當然知道親中、建制派中人阿諛奉承從來不會口軟手軟,可聽到那位政協常委蔡冠深說香港人未來該自稱「大灣區人」還是禁不住心頭一顫,覺得像蔡冠深這樣的人不僅水平低,更為了討好北大人而罔顧香港根本利益,是活脫脫為私利出賣香港的茅賊。
應該看到,各個知名灣區的城市本身都是一個重要、舉世矚目的「品牌」(brand),是地圖上的亮點,遠在千里外的人,處於不同文化語言的民族一望而知,印象深刻。紐約居民以身為「紐約客」(New Yorker)為榮就是這個道理。香港是享譽全球的東方之珠,是巨龍口中的明珠,把它混進所謂大灣區內,還把港人說成大灣區人等同拆掉自己的百年品牌,消滅自己的「資本」。蔡冠深為了拍北大人馬屁而提出這樣的建議,怎不是在損害香港的長遠利益。
另一方面,近年內地新規劃的經濟區、經濟帶多不勝數,數一數就有甚麼環渤海區、長三角、珠三角區、一帶一路……可相關的省市村鎮官員、人大政協都沒有提議以甚麼環渤海區、珠三角取代自己的城市,更沒有人提議把天津人、山東人變成甚麼環渤海人。相比之下,蔡冠深獻媚之心不是比內地官員、政協更熱切也更不堪嗎?
然而,最可慮的還是把香港人說成「大灣區人」這建議背後包藏的禍心。為甚麼蔡冠深之流有這樣的想法呢?也許最關鍵的是他們想矮化香港,把香港說成跟東莞、深圳、廣州一樣的中國城市,削弱甚至埋葬香港的特殊國際位置及性格,令香港失去特殊的位置與優勢,硬生生嵌入中國經濟社會體制中。
中共為甚麼讓香港成為特區,享有跟其他中國城市不同的身份與位置。這一點中共元老鄧小平說得很清楚,那就是因為香港有廣泛的國際聯繫,有數目眾多的外國企業及投資者,更有大量的各國資金、資訊,人才薈萃進出。單是消息靈通,資金進出方便已非任何中國城市所能企及。中國要跟國際社會、規範接軌,要真正成為國際的積極正面力量,它需要借用香港與國際市場、普世價值接軌的優勢,走向真正的開放與自由。
然而,習近平掌權後逐漸忘記改革開放的初心,忘記了中國與國際接軌才是出路,開始吹捧甚麼中國模式、北京共識,以為中國那一套由政府督導及投資帶動的發展策略可取代開放市場、資訊資金自由交通、開放社會等價值,甚至想推展到全世界。
蔡冠深之流眼見習近平已成習帝,又強調中國模式等主張,自然積極配合,希望香港全面納入大灣區,接受中國模式由政府主導及安排的做法,讓香港不再是自由經濟、自由社會的範例而是中國模式大灣區的一隻棋子。這樣下來,香港這塊「招牌」自然不需要,香港人自然該變身「大灣區人」。
可是,一旦香港未來的發展只依循北京政府的規劃安排,只按大灣區的分工辦事,不再直接面向世界市場及國際規範,香港的經濟活力、靈活性、市場觸覺肯定大打折扣,逐漸變成一隻習慣被「餵食」的鳥,失去自行覓食、展翅高飛的能力。可以說,變成「大灣區人」是香港人最大的噩夢!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