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那些年:舞入尋常百姓家

蘋果日報 2013/04/23 00:00


鏡房內,正想跟幾個身段修長的芭蕾少女聊天,未行近,少女們都害羞的退到牆邊,雙手擺後整齊直立,「來個一字馬?」王仁曼說。颯颯幾聲,少女們已順暢地一字馬坐下。鏡頭一轉,本來嘰嘰呱呱偷看的「小鴨子」們,也橫七豎八的擺起一字馬、八字馬來……在尋常孩子都能穿上芭蕾鞋的今天,我還是能嗅到習舞女孩那不一樣的味道。

記者:陳慧敏

攝影:潘志恆、部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50年代
Joan Campbell  緊身舞衣嚇壞學生
empty
王仁曼現在主要做芭蕾舞老師的培訓,有時出手指導學生的舞步,學生們對她又敬又畏。
香港芭蕾舞的發展要追溯到1922年,俄羅斯的巴芙洛娃(Anna Pavlova)來港演出,在名門淑女間掀起了芭蕾熱潮。不過「當時香港的芭蕾舞者來自俄國、法國、意大利居多,俄國的芭蕾比較着重高難度技巧。」香港最早期的英籍芭蕾舞老師Joan指:「但英國式的則較重感情的抒發及表現。」是她的昔日拍檔Carol Bateman最早將英式芭蕾帶到香港。40年代,Carol Bateman來港辦Carol Bateman School of Dancing,54年Joan Campbell加入,並以「英國皇家芭蕾舞學院」(Royal Academy of Dance)考試課程為藍本舉辦課程。多位本地著名舞蹈家和名人如王仁曼、劉兆銘、陳寶珠、毛妹等都是她們的學生。今日依然是校長的Joan笑說:「剛來港的時候,華人學生們還不習慣穿緊身舞衣跳舞,覺得好尷尬。」她得花時間解釋那是學校制服,要看到身體的動作及曲線,也不阻礙活動才行。
empty
Joan為香港芭蕾界貢獻了60年,至今仍是校長。
那個年代,在外國人的學校裏學舞,學費不菲。「60年前了,那時每月學費大約為25美元吧,那年代月薪有$1,000至$2,000的,已是很富有的人家了。」那年代一般打工仔月薪約$80-$100。學生雖然非富則貴,但都很珍惜學舞的機會,Joan回想:「昔日不少女孩都努力學習,想成為舞者或教師。大家很樂意多回來上課、練習,一星期三、四天不是問題。但現在的孩子好忙,多上一課會阻礙到他們的鋼琴課、游泳課,把芭蕾當作興趣來學的人較多。」今日Joan的學校還是以外籍學生居多,改變,並沒分國籍。
empty
empty
Joan指,現在的孩子太忙,較難專注習舞。
60年代
王仁曼 只知道英國芭蕾
「我都算首批中國人在香港讀芭蕾舞,芭蕾舞不是跳那麼簡單,裏面有藝術、佈景、音樂、戲劇組起來才能演繹到芭蕾舞劇。」50年代,芭蕾舞在香港是外籍人士的天地。「殖民地嘛,小時候我就只知道英國芭蕾,去了英國人的芭蕾舞學校學舞,『英國皇家芭蕾舞學院』的教師課程又考上了,做銀行家的爸爸覺得有個文憑,都是個好職業,才讓我去讀。」王仁曼就這樣坐上了往倫敦的飛機,開始了一生的事業。
英國皇家舞蹈學院裏的學習非常嚴格,像傳統的英式寄宿學校,周日要換好衣服吃午飯,人要整齊、儀態要好,除了跳舞外,還得學兒童心理學、人體解剖學、舞台佈置等等。「當時我想,在港教芭蕾的都是外國人,用英文教授,學生們都會一知半解聽不懂的,所以60年代我就回港,開了香港首家華人芭蕾舞學校。」當時才23歲的她,首批學生有利孝和夫人的千金、著名骨科醫生方心讓爵士的千金,邵逸夫的姪女邵聖瑜、及張天愛姐妹等,完全是上流社會的生活圈,連多任港督都是同好。「麥理浩爵士會去藝術節看芭蕾舞表演,還會請我們去宴會,聊起天來好隨和。彭定康來沙田大會堂看我們練舞,還親自上台跟小朋友們聊天。我的學校開幕酒會,他也有來參加。」
empty
60年代獲英國皇家芭蕾舞老師資格的王仁曼,選擇了回港教育。
empty
王仁曼在英國念書時,認識了名舞蹈家馬歌芳婷(Margot Fonteyn),也成了王仁曼的恩師。
只為身形好看點
頂着殖民地的光環,那年代的人很仰慕芭蕾舞嗎?王校長:「那個年代還未有香港舞蹈團,芭蕾舞很難成為職業。大部份學生都想來學儀態、讓身形好看點,走路姿勢優雅些。」 翻查往日訪問,學生張天愛、鄭佩佩等都不約而同講:「王校長好嚴格!」但嚴格背後,王仁曼跟她們每一個都保持着亦師亦友的關係,想起76年鄭佩佩拍《獨臂刀》的時候,「那年代沒地鐵,她在清水灣拍片拍到一身汗,乘天星小輪及叮叮到跑馬地上課,兩小時車程,她一直堅持。我好佩服她。」2011年才親自陪學生去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學校考試。訪問當晚她又約了一班7、80年代的學生晚飯小聚。「三十多年了!」說罷笑得好甜好甜。
凡人如我免不了就要她比較今昔。「現在學業逼得太緊要,學生迫不得已放棄芭蕾。更多低年班的同學,學了兩三年,為的就是一紙證明信。」家長們還是覺得讀書當醫生、律師比較重要。這也是芭蕾普及化,不再「貴族」的衍生結果。大大小小的芭蕾舞學校也多的是,讓王仁曼看到,現在師資普遍下降了,她覺得家長們選校前,應該先去看看學校,「老師要經正式的培訓,但現在學校太多了,師資良莠不齊。」這也是讓她感到比較惋惜的事。
empty
愛看芭蕾舞藝術的彭定康,親自上台跟小朋友們聊天。
empty
05年(右起)廖碧兒、鄭佩佩、張天愛為王仁曼芭蕾舞學校四十五周年的表演做綵排。
70年代
張天愛 沒有華人的空間
張天愛的家庭背景很洋化。她的爸媽很早就知道文化藝術是很重要的科學,完全放手讓她去學。4歲那年,張天愛跟王仁曼學芭蕾,10歲打敗全球5,000名舞者,考入只得十個名額的「皇家芭蕾舞團」(Royal Ballet School),獨個兒到英國留學10年:「無可否認芭蕾舞給人一種很貴族的感覺,當年學舞的同學仔,個個有車有工人接送。而我當時純粹是喜歡跳舞。」
empty
張天愛在北京教導芭蕾舞,全國的分校達五間。
為了芭蕾而去英國,發高燒、跌斷骨、流血流汗都拚命練舞。獲獎多得連學校都為她立雕像紀念,但到畢業時卻有人告訴她,以她的黑髮黃皮膚,永遠無法成為英國皇家舞蹈團裏的主角。她不跳了,跑回香港陪媽媽,拍劇、做明星、做時裝設計,就是不跳舞。可是多年以後她才發現,當年喜愛又曾放下的舞蹈,成就了她的一生。「我念的39科裏包括服裝、舞台設計、編舞等,都是文化藝術相關的事。轉來轉去,現在想來,最快樂的,仍是在英國學芭蕾的日子。」
張天愛的芭蕾舞根,始終也沒扎在香港,香港的芭蕾舞界,她自言不太清楚,只是,她眼前的芭蕾,卻依然貴族,因為她在北京辦學校教芭蕾,學生依然是有錢人。當然,她也不以為,芭蕾是富人的專利。十年前,她成立了天愛基金,讓貧困的、輕度弱智的、看不到的都來學芭蕾。「他們都很喜歡呀。其實芭蕾可以讓小孩子在思維上、精神上、及群體配合上一起發展,令小朋友變得更聰明。」
empty
10歲的張天愛與老師王仁曼。
empty
因為是亞洲人,張天愛(右二)當不上芭蕾舞劇主角,讓她哭了整整一星期。
empty
62年,雅麗珊郡主(右二)訪港,芭蕾小天使張天愛負責獻花。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