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手腳冰凍食療法

蘋果日報 2002/01/02 00:00


氣溫轉冷,好多人晚上即使蓋着厚厚的棉被,雙腳還是冷得無法入睡!這是因為冬天氣溫低,人體的新陳代謝相應下降,精氣封藏,體質較差者無法令身體產生熱氣所致。想情況得到改善,趁這段時間針對性地選擇適合自己身體服用的湯水吧!

記者:吳佩璇 攝影:楊錦文 ImageGirl:Tammany 
鳴謝:香港中醫師公會副理事長何國璋教授(23849490)
補腎氣至緊要
相信好多人都識得講,手腳冰凍、身體虛寒,是因為血氣不足。但大部分人卻只知血壓低,一味補血,但就忽略了要有「氣」才能推動血液運行。所謂的氣,可簡單理解為熱能。而人體內以腎主熱能,故補充腎氣至為重要。概括而言,若只手腳冰冷者,多屬氣血虛或兼有少許腎虛。除手腳以外全身也是冷冰冰的,則屬陽虛及腎火不足。

以下將因應不同的徵狀,介紹4款冬季進補及暖身湯水給大家參考飲用:
頭暈易攰:當歸生薑羊肉湯
氣血虛者,除手腳冰凍外,經常面色蒼白,容易疲倦。若發覺自己間中出現頭暈、心悸及說話不夠氣,則屬氣血虛一族,不妨試試這款湯水。

材料:羊肉約1斤、當歸4錢、生薑1両、黨參4錢、去核紅棗3粒、鹽少許(4人分量)
做法:先將羊肉用滾水漂洗乾淨,生薑洗淨切片。將全部洗淨的材料放入瓦煲內,加入清水12碗,大火煲滾,改用慢火煲3小時,加鹽調味,便可飲用。
功用:補血益氣,適用於氣血兩虛、四肢不溫者。
禁忌:體虛有熱、高血壓,以及感冒未清之人不宜飲用。
面黃腰痠:鹿茸燉雞肉湯
選用這款湯水的朋友,除了上述所講及的氣血虛徵狀外,再加有腎虛。腎虛的明顯徵狀為精血不足、面色帶黃,除頭暈外兼有眼花、手腳凍甚至連膝頭也出現陰寒。另外腰骨也會感覺凍和痠。

材料:烏雞1隻、鹿茸5錢、薑3片、紹興酒1湯匙、鹽少許(1-2人分量)
做法:先將烏雞洗淨,起骨去皮、去頭及內臟,並將雞肉斬件,汆水洗淨後放入燉盅內,加入滾水2碗、薑3片,隔水燉3小時,加鹽調味。把燉盅內雞渣倒起,剩下的雞湯,加入用酒洗淨的鹿茸,和一湯匙紹興酒,再隔水燉3小時,即可飲用。
功用:補腎壯陽、益血生精。
禁忌:體虛有熱、高血壓,以及感冒未清之人不宜飲用。
腳凍耳鳴:淮山鹿尾烏雞湯
若覺腳部尤其凍的朋友,可考慮這個淮山鹿尾烏雞湯。這個湯對腎虛為主、氣血虛為輔的人特別有效。
除腳部特凍外,還會出現腰膝痠軟、耳鳴及易攰等症狀。另外,若女性下陰冷、男性見陽痿者,都適合用這個湯。

材料:烏雞1隻、淮山30克、肉蓯蓉30克、鹿尾巴15克、蜜棗2粒、圓肉30克、生薑3片(1-2人分量)
做法:鹿尾巴用溫水浸軟,去殘肉及肥脂,軟碎;烏雞剖淨,去骨去內臟,洗淨斬塊;淮山、肉蓯蓉、圓肉、蜜棗、生薑分別用清水洗淨,備用。之後,將備用料一齊放入砂煲內,加清水適量燉3小時,加鹽調味飲用。
功用:溫腎元虛衰,下元虛冷。
禁忌:體虛有熱、高血壓,以及感冒未清之人不宜飲用。
失眠多夢:北芪當歸鵝掌湯
虛不受補,未能吸收者,須先改善脾臟功能。這類人通常缺氣乏力、食慾不振、失眠或虛煩多夢,同時亦適用於精神衰弱者。

材料:鵝掌4-6隻、北芪10克、當歸10克、南棗4粒、雞胸肉500克、杞子10克(1人分量)
做法:鵝掌、雞胸肉洗淨,飛水;北芪、當歸、已去核南棗及杞子,分別用清水洗淨備用。然後將備用料一齊放入砂煲內,加清水適量,燉3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用:大補氣血,健脾益胃。
禁忌:體虛有熱、高血壓,以及感冒未清之人不宜飲用。
交替食用亦無妨
若同時出現多種症狀,上述湯水亦不妨交替食用。若氣血不足、手腳凍的情況不算太嚴重,每星期進補一次便可,否則可隔日飲用。進一步對症下藥,最佳方法當然是請教中醫師。若連夏天都覺凍,則屬病態,需找醫生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