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香港商人及市民來說,「自由貿易區」已是不甚了了,昨日正名的「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RA),更像是天外來客,有人更誤以為後者對香港的好處,低於前者。
港府消息人士表示,在世界貿易組織的144個成員方中,已形成150個區域貿易協議(RTA),最普遍的便是自由貿易區或自由貿易協議(FTA),涉及商品貿易為主,由於世貿成員方在94年開始討論服務貿易,所以便出現「更緊密經濟關係協議」(CER)、「經濟夥伴協議」(EP)或「更緊密經濟夥伴」(CEP)等新RTA,以服務貿易為主,最明顯例子便是澳洲及新西蘭在5年前實施的CER,及香港正與新西蘭談判的CEP。
非「談判」屬「磋商」
所以內地與香港磋商CERA,包括服務貿易,較單純商品貿易對香港更有利。由於內地與香港是「一國」,所以雙方不是「談判」而是「磋商」,外經貿部副部長安民昨日也多次「口誤」;另外是次磋商的是「安排」,而非協議,所以多了個「A」(Arrangement)。
正如外經貿部長石廣生曾在港說,內地與香港既是「一國」,在世貿中又是平等的成員及獨立關稅區,情況複雜。加上貿易協議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事,所以大家暈頭轉向,絕不奇怪。
(記者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