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出版商玩完特首玩馬時亨

蘋果日報 2002/08/30 00:00


繼行政長官董建華及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成為新一位政治笑話的主角。《老懵董笑話》出版商丘山社近日推出了一本《馬屎坑笑話》,盡情挖苦一位「受聘於老懵董公司」的「杜撰」人物。學者指出,同類政治笑話集不斷出版,反映香港人對現實政治環境持續不滿,有宣洩的需要。

諷政治人物有市場
丘山社繼《老懵董笑話》系列後,近日又推出政治笑話《馬屎坑笑話》,每本二十五元。笑話主角「馬屎坑」被描繪成一位不問公事,「有功自己攞,有鑊人哋孭」的無能管理人員。其中一篇「馬屎坑生平」說:「馬屎坑在加入老懵董公司後事業更攀上頂峯,由於其永不認錯、永不看文件,及永遠等電話的『三永』哲學甚得老懵董歡心,相信必可成為老懵董公司的明日之馬。」
丘山社負責人李志斌說,《馬屎坑笑話》只印了一萬本,比《老懵董笑話》每版二、三萬本為少,因為新書沒有書展配合,故發行量略為保守。
他強調新書並非影射任何人,至於會否再有其他以問責局長為主角的笑話集,他則表示要看市場需要。
馬時亨未有對新書的出版作出任何回應。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指出,在一個開放及資訊自由的社會裏,以政治人物為娛樂對象的刊物會有一定市場,正如公眾對藝人的私生活有興趣一樣。

仙股風波民望大跌
鍾劍華說,同類政治笑話集一再推出,反映香港人對現實政治環境持續不滿,需要找尋宣洩渠道:「呢類媚俗、醜化政治人物嘅笑話,有一種政治緩衝作用,令公眾可以將內心嘅抑鬱、怨氣投射出嚟。」
香港大學民意網站在本月初的調查顯示,馬時亨在仙股風波之後,市民評分較七月份大幅下跌,成為民望最低的問責局長。
記者:蔡元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