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買債券考慮幾個因素

蘋果日報 2004/04/25 00:00


港府發行的「五隧一橋」債券已在本港公開發售,在政府和銀行大力推介下,發售情況看來很理想。這次債券發行有一個特色,就是政府希望全民參與,所以把總發額的60億港元分出25億元供小投資者認購,最低認購額只是51076.5元,這明顯與通常的債市運作不同。
傳統上,債券是供機構投資者(包括國家、銀行、保險公司、債券基金)和富有大戶作投資工具,一般買賣單位都以百萬美元算的,就像股票市場的「一手」為單位。但政府今次把訂購額壓到這麼低,如果因此令散戶踴躍認購,這是一個債券零售化成功的範例。也因為這麼多散戶破天荒第一次買他們不熟悉的東西,理應要花一點時間去理解一個大概。

價格與利息反向而行
一般人都把債券和定期存款相提並論,雖然它們同是有年期的定息工具,但有一點明顯不同的是,前者可以隨時以合理市價在市場賣掉套現,但後者理論上存款未到期是不能取回款項的。更要留意的一點是,債券價格是隨利息的走勢而升降,市場利息趨升,債券價格則向下,反之亦然,這正如有段基金廣告所說的「債券價格可升可跌」。所以如要投資債券,第一個問題需要考慮的是,你認為利息走勢是向下還是向上,這是決定賺與蝕的問題。其他會影響債券價格的因素是每種債券的發行量、發行機構的財政評級和年期的長短。
在債券市場,發行量愈大的債券,其流通量愈大,造成愈多的莊家(marketmaker)在overthecounter市場成交,這樣一來,因市場活躍,成交價會很貼市。反之,如果發行量小,流通不多,市場成交價可以不貼市,脫離當時息口水平。
財政評級是風險指標
另一因素是發行機構的財政評級,通常都是由兩間最大的評級公司包辦,評級愈高,表示信貸風險愈低,將來還錢能力愈大。正因為貸款風險小,所以債券定價會愈高,今次五隧一橋債券評級很高,所以風險相對小,將來定價一定跟貼市況。再有一項影響債券價格的是債券年期,理論上是借貸年期愈長,風險愈高,所以利息付出愈高,因而價格愈低。
今次政府發債,年期最長只是7年,在香港社會可能算是長期債券(longbond),但在國際所謂長債是20年以上的債券。其實政府這次發債以短債為主(3年和5年),除了考慮香港人比較喜歡短線外,同樣要顧及的是短債對市場利率升跌反應較微。以3年債券為例,假如1年後利息上升1厘,其價格只是下跌2%而已,在現今加息周期開始之際,這是一個很周全的考慮,不然,眾多市民因買長債而遭大虧損,相信為政者誰都不願見。
港府發債另一個目的是想把香港發展成活躍的債券市場,這包括把發行、交投、按揭,各項功能搞活,同時也把由債市衍生出來的其他投資工具,例如債券期貨、利息期權等一眾衍生工具帶進市場。但要做到這一點,港府需要吸引香港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和企業來港發債,假以時日,就會造成一個有足夠流通量的債市。屆時定會吸引一些以炒賣債券為主的基金或投機者前來參與,於是一個真正活躍的債券市場便形成。如果像目前一樣,很多人買了債券便等到期套現,這樣的債市便永遠活躍不起來。
李庚 英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