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上落市勿用平均線

蘋果日報 2002/01/16 00:00


純用技術分析去作為推介一隻股票的基礎,是一個快靚正的方法,但筆者認為常見的方式過於死板,另一方面卻又低估了一些股票的風險。當然有些人會說,錯在使用者而非方法,但是否如是實在值得反思。最普及的工具是移動平均線,筆者這幾日最少見了幾篇引用股價突破10或20日線阻力而作為推介理由的文章,這個方法當然有一定功效,但其實是否應用於合適的投資工具才是最重要,將這個方法應用上落市的股票,隨時輸到遍體鱗傷。
筆者其中兩隻愛股港燈(006)及兗州煤業(1171)便是典型例子,兩隻股票都是於大型上落市之內,策略應是貼近支持位買入,升近阻力位沽出,如果用移動平均線,便變成反其道而行,當然終有一日會突破悶局,但投資者是人,所以無必要將他們假設成極之機械化。如果這兩隻股票能夠突破,相信需要一些消息去推動,基本因素要起了變化才有這個情況。

氣勢如虹更要小心
兗煤的表現算是令筆者失望,不過上周筆者遇到一位讀者,他在這隻股票身上低買高沽了好幾回,獲利十分可觀。可見有時推介了穩健的上落市股份,未必比一隻長升長有的股份為差,長升長有的股份可能更難入市。
單純用移動平均線,近幾日是可以捕捉到一隻市值已接近50億的二三線股的升浪,筆者自愧不如。50億市值卻可以無甚業務或資產所支撐,風險相當之高,可是如果從圖表上看,日日卻仍是其門如市交投活躍,彷彿一旦逆轉仍一定有路可逃。其實很多人看圖只看心目中想看的股份那一幅,卻從未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其他暴挫股份出事之前,何嘗不是氣勢如虹,出事前一日又何嘗有路可捉?
當然現時藍籌也相當大波幅,但整體市場風險上升後的應對應是更嚴格的風險控制,而非代表更加可以隨便胡來。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