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街市 - 鄧達智

蘋果日報 2007/12/10 00:00


老友《酒經》老闆劉致新在《新晚報》當副刊主任的年代約稿寫時裝,開展了筆者寫每日專欄的日常娛樂之外,也有我們的友誼。寫時裝寫了一個月,劉生說:「閣下更應寫小故事……」自始一圖一文,一年後《明周》坡叔為我出版了小書《朋友衣服》。
與劉生交往最快樂當然是飲食,除了背景培育品味不平常,重要是寓食於輕於妙於有趣,絕少煞有介事。印象深刻的食動作,包括他初搬到太古城為我們備食,親自到北角海邊買魚,一買五尾,從粗的杉斑到幼的芝麻斑,一尾一尾上,魚酒之外趣事笑話伴飯。
《新晚報》位於灣仔軒尼詩道《大公報》大廈,與寶靈頓道鵝頸橋街市一街之遙,中午無事,最愛到街市熟食中心吃清真惠記的咖喱羊腩與掛爐燒鴨,伴以冰凍啤酒,二人樂而忘返辦公室……
那麼多年了,《新晚報》早已榮休,香港人事、性情、氣質,表有表變,裏有裏更;近年,大家老愛討論甚麼文物保育,無非驚覺這個我們熟悉的老家在政府帶動,或明刀明槍或暗渡陳倉,看似慢慢實質迅速瓦解,再不發起保育,推動可持續性發展,一朝醒來,吓!原來不用動身已經搬咗屋。
還好香港人吃食DNA變種情況未算太嚴重,日前突然想起,重臨惠記再吃咖喱羊腩與燒鴨,美味依然,連嘴尖的幼弟初到貴境也讚不絕口,家中女傭來自印尼,平日除了雞、豬是禁忌,海鮮不吃(海中無鱗之物不碰),就是牛羊如非行Halal殺禮也不能碰;給她買了一份,歡喜流涕。
咖喱汁香濃滑辣,羊腩質綿入味,相隔廿載入口招魂,所有味蕾記憶即時返歸;平時沒甚麼米飯癮,也不禁將大碟白飯撈汁吃完。掛爐大鴨勝在新鮮熱辣,入口香艷。
一餐人聲鼎沸的街市午餐,換來不知多實惠的口腹幸福。隔了兩天廣州辦公室的同事來港,圖文並茂指引催谷他們尋一天中午到惠記吃個美滿;等不了,晚上排練至九時半仍未吃飯,領着他們飛來到寶靈頓道踩上街市,啊!惠記沒夜場,不用失望,樓下對街的駒記滿座,原來惠記位置晚上為榮記應用,炒來小菜又實惠又好味又屋企;枝竹羊腩煲與惠記日間的咖喱味不同,但肉質口感味道各擅勝場。鹹蛋肉餅的豬肉以人手刀工出品,猶似阿媽廚房的沙薑雞腳吾愛。榮記出品肥美入味亁淨企理,吃出另一回合完美滋味,整個街市暢旺無比,聽說凌晨二時才打烊,真是惠及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