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所料,《哈利波特》電影的票房席捲全世界,華納兄弟公司今次發達。睇完本書先去睇套戲,確實係一個奇幻嘅觀影感受。電影非常罕有地忠於原著,差不多可以講得係逐粒字、逐粒字跟住嚟拍。
戲院內的反應分兩大類:之前未睇過本書嘅觀眾,當睇見大陣仗嘅場面時就齋「嘩」,但係睇過本書嘅觀眾就一路睇一路口中念念有詞:「真係咁」、「一模一樣」、「咪係咁囉」……睇嚟讀者仍對電影公司所提供的畫面覺得非常滿意、非常符合心目中老早設定的幻想,對辦過古天樂做楊過。
《哈利波特》的成功因素是讓小朋友當家作主,不是說主角哈利,而是小讀者及小觀眾們。當小讀者看完這本書後,互相傳口碑,大人亦樂得讓小朋友們自發地去閱讀。當決定將之拍成電影,製片家刻意地以講故事給小朋友聽的節奏去拍成此片,小朋友們看此片時很有參與感,《哈利波特》成為了他們童年的一部分。
在澳洲,某些學校已將《哈利波特》定為第八、九班的學校課本,在老師的指導下,一同去研究及剖析故事背後的隱喻,所以《哈利波特》已經不止是兒童讀物,而是文學作品。
《哈利波特》的法力更大到可以將戲院變走,想話搵套中文片睇吓,但搵嚟搵去間間戲院都係做緊《哈利波特》,果然係法力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