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貴族 金色喪禮
周啟邦設靈

蘋果日報 2010/03/09 00:00


【本報訊】曾是上流社交界icon的周啟邦,跟政壇商界好像沾不上邊,大部份香港人幾乎都忘了,他來自香港四大家族的周家,父親周錫年和伯父周埈年曾經是殖民地舉足輕重顯赫一時的人物。周啟邦去世,教人想起的,是金廁所、粉紅色勞斯萊斯和浮誇絕配的扮相以外,消失了的那個香港的那段歷史。
記者:陳沛敏 林社炳
周家昨午為上月9日去世的周啟邦設靈,周的獨子周國豐在金色佈置靈堂憶起父親生前點滴,說父親年輕時想做導演或藝術工作,但祖父周錫年是很傳統的中國人,希望周啟邦成為專業人士,周啟邦聽從父命攻讀法律,後來當上律師卻沒有承傳周家從政的傳統。周國豐說,父親是個享受快樂人生,忠於自己生活的人,「唔係個個都適合喺政壇上面。」
empty
周啟邦靈堂採用金色佈置,再配上白色玫瑰。
empty
譚月清說,亡夫遺照是由她挑選,靈柩及壽衣也同樣是金色。
羅慧敏攝
周家為親英派華人領袖
曾幾何時,周啟邦「伯爺」周錫年確是叱咤政壇的人物。「我哋會形容鍾士元、李鵬飛係港英時代嘅重量級政治人物,但周錫年比佢哋更早,周錫年淡出政壇之後,輪到鍾士元,鍾士元之後係李鵬飛。」研究香港商業史的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李培德翻查政府檔案,發現周家作為殖民地親英派華人領袖,50至70年代扮演過微妙的政治角色。
周啟邦祖籍東莞,曾祖父周永泰19世紀中葉已來港定居經商。生於1903年的周錫年在香港大學讀醫,畢業後到倫敦大學深造,是香港首位華人耳鼻喉科醫生,作為世家望族華人精英,跟隨伯父周少歧及堂兄周埈年的步伐,戰後先後晉身立法局和行政局,後來更成為兩局首席非官守議員。當時周錫年是少數「准住」山頂的華人,乘坐3號車牌的勞斯萊斯出入,1960年獲英女皇封爵,如日中天。
周家風光背後,自有英廷的政治考量。李培德指出,周埈年曾扮演港英與華人商界間的「和事佬」,當年港督柏立基懷疑中華廠商聯合會的忠誠,60年8月31日去信輔政司(後稱布政司)和財政司,表示對廠商會內親北京和親台灣的派別活動〈factionactivity〉感到疑慮,考慮拒絕主持工展會開幕禮,最後周埈年說服港督出席工展會,挽救了廠商會跟政府的關係。但港英仍深感貿易政策和配額談判上得不到華人商會支持,60年另起爐灶成立工業總會,委任周錫年出任主席。
empty
雅麗珊郡主1961年訪港,由周錫年陪同進場。
周錫年晚年連番受挫折
周錫年又是牛奶公司、九巴及華人銀行等企業的董事長,晚年卻連番受挫,67年喪妻,72年牛奶公司被英資置地收購,華人銀行易手,政治影響力也不如前,76年中風後日漸低調,晚年為紅顏知己陳寶琦改遺囑,埋下長媳跟次子周啟邦聯手入稟爭產的伏線,至85年病逝,享年82歲。
有人形容周啟邦是香港的「最後貴族」,自小錦衣玉食的他在ball場娛人自娛,卻曾說人生來是為受苦,自比林黛玉多愁善感,更似賈寶玉討厭榮國府只愛大觀園,早參透《好了歌》的榮枯悲歡。
靈堂佈置
靈柩壽衣同是金色
周啟邦遺孀譚月清昨日說,亡夫遺照由她挑選,她雖捨不得丈夫離世,但感安慰的是丈夫辭世前能看見新生的孫兒。她特別為丈夫選了四季衣裳陪葬,紙紮祭品包括周啟邦生前最愛的金色和粉紅色豪華房車,靈堂佈置也以金色為主調。
暫放東華義莊
享年75歲的周啟邦今日舉殯,昨日香港殯儀館一樓全層的靈堂佈置用上他生前至愛的金色,金黃布幔配上白玫瑰,遺照則採用一張結上煲呔配黑西裝的側身照。據了解,周啟邦的靈柩及壽衣也同樣是金色。
周國豐昨日帶同剛滿月的兒子到靈堂向爺爺致意,兒子已按堪輿學家蔡伯勵的建議,改名禮淳。周家昨晚又請來釋智慧法師為周啟邦做法事,今日舉殯將由八位親友扶靈,包括姪兒周國勳、程萬琦、關振橋、潘國輝、蘇沛林、杜景仁、黃振昌和余栢添。
據悉,蔡伯勵早前勘察周家墓地後,建議周啟邦遺體暫不宜入土安葬,因此出殯後將暫放東華義莊,擇日再安葬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
四大家族
周何利李家叱咤一時
殖民地時代的香港四大家族,除周家外,要數何東家族、利希慎家族和李石朋家族。但時移世易,仍活躍香港政壇的望族後人,已買少見少。
利希慎當街被槍殺
像李家,第四代的李國章、李國寶和即將退休的終審法院首席大法官李國能等,相繼淡出政壇。
做買辦起家的何東家族繁衍,影響力延綿一世紀,澳門賭王何鴻燊就是何東弟弟何福的孫兒。利氏家族也極富傳奇性,清末時利希慎合法販賣鴉片煙起家,在銅鑼灣建立地產王國,1928年在中環街頭被人槍殺,後代包括政經名人利銘澤及曾掌管無綫電視的利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