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命好媽媽求助治癌費
阿梅婚姻觸礁,與小女兒相依為命,4年前不幸患上乳癌,病情一度穩定,可是今年初癌病復發,而且已迅速擴散至骨骼,醫生建議接受自費藥物治療,惟兩年費用達4.4萬元,積蓄耗盡的她,盼有心人伸出援手。
阿梅(42歲)2005年發現右邊乳房有硬塊,檢查後證實已患上第3期乳癌,醫生立即安排切除手術,其後進行輔助性化療及電療。她體重急跌超過30磅,但生命反像背負千斤重擔,患重病也不敢告訴家人。
阿梅雙親及家人都在國內,與丈夫分開後獨力撫養女兒。「我入院個女就交畀鄰居同朋友照顧,父母一把年紀,我唔想佢哋再擔心我‥‥‥。」回想那段日子,不禁悲從中來,「藥物副作用產生脫髮、嘔吐,身體好疲倦,嗰陣我一個人去面對,過程真係好辛苦。」
病發前,阿梅曾當小販及在街市售貨,每月賺取數千元維持生計,病後兩母女靠綜援金生活,日常非常節儉,「去覆診我都步行過去,慳番啲交通費。」她家住大角嘴走到伊利沙伯醫院,每程也要逾小時。
伊利沙伯醫院腫瘤科透露,阿梅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骼及肝臟,現階段已屬晚期癌病,骨痛情況可能持續,為免出現骨折及脊椎受壓等,建議滴注自費藥物補骨針藥「Zometa」治療,每月1,800多元,使用期視乎病者反應,一般而言須使用2年,總藥費約4.4萬元。
她憂心地說:「只要有機會,我都唔想放棄,我個女家只得6歲讀二年級,我唔想佢冇人照顧‥‥‥。」病情危在旦夕,小女兒成為她精神上最大支柱;對抗癌魔,則惟賴熱心讀者施援手。
「阿梅」捐款編號:C2803
乳癌是婦女最常見的癌病,每年約有2,000多宗,50歲以上患病機率較高,近年40-50歲的病者也顯著增加。初期通常出現乳房腫塊、乳頭流血或有分泌物、乳頭變凹陷、腋窩的淋巴核腫脹、皮膚變色及潰爛等;不過也有部份病人於患病初期沒何病徵,當癌細胞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會引發其他器官功能失常及局部不適。
資料來源:伊利沙伯醫院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
[email protected]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