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刑 - 譚詠康

蘋果日報 2002/01/03 00:00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大名鼎鼎,大家都一定聽過。他被專橫跋扈的漢武帝處以宮刑,端的是何原因,大家卻可能不甚了了。翻看史籍,原來是太史令司馬遷為了維護和「力撐」投降於塞外匈奴的大將軍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激怒了武帝,方才招致胯下之辱。在獄中他化悲憤為力量,完成了五十二萬字的巨著《史記》。
今天當然再沒有如此暴君和酷刑,但由於身體疾病而作出「治療性」閹割,醫學上還是存在的。舉例來說,一些患上睪丸癌、前列腺癌,或是淋巴腺癌的病人,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接受睪丸切除手術(Orchiectomy),以防止癌症的蔓延。
畢竟有司馬遷的胸襟和意志的人不多,而且,睪丸是男性的特徵,切除男士的睪丸差不多等同切除女士的子宮。不少病人在手術後都出現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礙,常常有無地自容的感覺,鄭先生就是其中一個。他患上睪丸癌,左邊睪丸被割除,從此感到自己不是一個真正男人。
「你覺得我還是個男人嗎?」他哀哀地問。
「醫學上你仍然是個男人,因為你的細胞內有X和Y兩種性染色體;況且,你還擁有右邊一顆睪丸……」我嘗試增強他的自信心。
「你說得對……」他默默地點頭,想得出神:「光從外表觀察,你連鬚腳也沒有,根本不像一個男人,但卻當上了大夫,所以凡事不可單看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