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黑斑 皮膚老化 研究指空氣污染是元兇之一
香港空氣污染嚴重,而皮膚是人體最大器官,無可避免接觸到空氣中過百種污染物。近年越來越多研究發現,空氣污染會導致皮膚老化,主要空氣污染物之一的二氧化氮(NO2)會增加皮膚黑斑,PM2.5也會增加患過敏性濕疹的機會。
雖然皮膚有防禦機制,但長時間接觸有害污染物,或者超過皮膚承受能力,便有可能損害膚質。香港路邊常見的污染物之一,來自汽車及船舶的二氧化氮(NO2),便是女性臉上黑斑的元兇。去年發表於皮膚學權威期刊《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的一項德國及中國合作研究顯示,NO2每立方米濃度增加10微克,五十歲以上女性臉頰的黑斑便會增加25%。而2016年全港16個空氣監測站中,有13個錄得NO2濃度超標,其中銅鑼灣監測站年平均濃度高達89微克,是世衛標準的兩倍多。
除了汽車廢氣,由木材燃燒、餐館及燒烤排放的污染物多環芳香烴(PAHs),不但可經空氣進入人體,2014年發表於《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另一項研究發現,PAHs在動物身上會刺激與黑痣、雀斑有關的黑色素細胞,引致色素沉澱。
痕癢紅腫難耐的濕疹,亦與空氣污染有關。去年台灣過敏免疫風濕科醫生譚國棟發表研究,指過敏性濕疹與空氣污染數據有密切關係,當PM2.5每增加10微克,便增加6成機會得到成人過敏性濕疹。即使病人已接受治療並情況穩定,一但遇上空氣污染警告,便有三成患者病情加重,包括紅疹面積變大或更嚴重。 而香港微細懸浮粒子(PM2.5)於2016年,全港監測站的年平均值均超出世衛標準。
懸浮粒子會黏附不同物質,當各粒子體積越細小,總表面面積越大,黏附更多有害物質,包括金屬、PAHs等。而外國有多項研究發現,皮膚長期暴露於懸浮粒子之中,有機會導致「氧化壓力」,刺激皮膚細胞,更容易發炎,甚至造成皮膚老化、紅斑甚至紅腫。
資料來源:
Hüls, Anke et al.(2016). Traffic-Related Air Pollution Contributes to Development of Facial Lentigines: Further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from Caucasians and Asians. J. Invest. Dermatol., Volume 136 , Issue 5 , 1053 - 1056
Vierkotter, A., Schikowski, T., Ranft, U., Sugiri, D., Matsui, M., Kramer, U., et al. (2010). Airborne particle exposure and extrinsic skin aging. J. Invest. Dermatol. Volume 130, 2719–2726.
Tang, Kuo-Tung et al.(2017). Adult atopic dermatitis and exposure to air pollutants—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 Annals of Allergy, Asthma & Immunology , Volume 118 , Issue 3 , 351 -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