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自得:
香港第一人征服世界7大洲第一高峰
攀登世界最高峯是所有攀山愛好者的夢想,去年,年過半百的鍾建民四敗四戰,終達成堅守了11年的目標,成功攀登珠穆朗瑪峯。初以為毅力就是他的成功因素,但原來「行唔到要認命,識得以退為進」才是他的座右銘,這話出自具30多年攀山經驗的鍾建民,一定信得過。
記者:尹珊珊
攝影:陳智良
(部份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小檔案
鍾建民,51歲,具30多年攀山經驗,乃香港首位、中國第三位攀越全球7大洲最高峯的攀山專家,共征服世界各地超過20個極峯,亦曾徒步至北極點,現為香港攀山總會義務顧問、香港攀山訓練中心創辦人。
1.1982年,北美洲6,195米高的麥肯尼峯。
2.1985年,非洲5,895米高的馬扎羅山峯。
3.1997年,歐洲5,642米高的埃拔爾峯。
4.1997年,南極洲4,897米高的文森峯。
5.1998年,南美洲6,962米高的阿貢加華峯。
6.1999年,大洋洲4,884米高的古士坦峯。
7.003年,亞洲8,848米高的珠穆朗瑪峯。
依約到達鍾建民(鍾Sir)經營的攀山用品店採訪,只見他行色匆匆,原來剛從飛鵝山急趕回來,「𠵱家我一星期會抽三四日跑山,唔係話要好Fit,但一定要Keep到體能,鍛煉心肺。」早在16歲,他已開始跟隨旅行隊行山,73年首次接觸攀石,「喺我嗰個年代,攀石重係新鮮玩意,無人教,又無互聯網,我無師自通嘅!」76年,他往比利時就讀法文及平面設計課程,四處闖蕩,「嗰時成日去圖書館睇關於爬雪山嘅書,覺得好過癮,但又好似係好遙遠嘅事,但原來只要有信心,都唔係話無可能。」
在歐洲生活的七八年間,他上過法國阿爾卑斯山、白朗峯、瑞士的麥達尼峯等,「攀白朗峯係重要一課,因為白朗峯容易雪崩、氣候變化大,令我增進唔少經驗。」85年他回港發展,「同香港脫晒節,做過一排電腦銷售員,最後決定開設攀山訓練中心,捱幾個月,發覺單教攀山搵唔到食,於是就喺上海街開咗間幾百呎閣樓舖,賣攀山、攀石器材兼開辦攀石課程。」店子迄今愈做愈具規模,由一間變四間,代理不少外國攀山用品,業務非常忙碌。
鍾Sir坦言征服珠穆朗瑪峯感受最深,「唔係因為珠峯係世界第一高峯,而喺之前失敗過四次,好唔甘心。」11年前,他曾偕同香港另一攀山專家湛易佳,首次試登珠峯,湛成功登頂,但他走至6,000多米時便因高山症、體力不支折返,「當年豪情壯志,一心諗住完成七大洲最後一個高峯,失敗後成個人謝晒,之後5年都唔敢再試。」99年起,鍾Sir再次戰珠峯,但不幸地接着的三次也因種種原因而失敗,至去年5月,他苦守11年的目標終於達成,成為香港首位、中國第三位攀越全球7大高峯的攀山專家。
以為千辛萬苦上到最高點,理應興奮得雙手撐腰仰天長嘯,鍾Sir笑着解釋:「攀到頂峯唔表示完成整個過程,其實落山先最艱難亦最容易生意外,因為心情興奮會鬆懈,體力又幾乎消耗盡。」登頂一刻,他只作短暫停留、拍照片、喝一口水,便要再次面對下山的挑戰,「最享受係回味嗰一刻,有時睇番啲相,諗返起個過程,真係好開心。」
■談起高山症,他即用雙手壓前胸,心肺如被撕裂兩半喘不過氣的感覺,非筆墨能形容。
凱旋回港,鍾Sir人氣急升,一下子紅起來,電子傳媒、文字媒體的專訪多至數十個,學校、團體爭相邀請出席講座,更與歌手陳慧琳等出席宣傳香港的活動勉勵港人信心,甚至連早前長洲太平清醮搶包山活動應否復辦,他也應邀成為視察隊成員,但一切一切未令他感到飄飄然,「其實唔係想像中咁多迴響,剛剛返嚟嗰個月就有人記得我,之後咪又係做番自己?」他曾到過三四十間學校、男童院甚至保險公司演講,憑自己的經驗鼓勵人不要輕易放棄,勇於面對挑戰,「其實話題都係以勵志性為主,唔好講到話培育下一代咁偉大,只係想幫社會做番少少嘢。」
■手中的「2003年香港最具體育精神運動員」,讚揚他推廣奧林匹克精神。
回想五度攀登珠峯,鍾Sir從中啟發不少,「第一次失敗好唔開心,但諗番轉頭,第五次嘅成功係之前四次加加埋埋嘅失敗經驗累積而成,所以失敗唔代表唔得,氣餒先係唔得。」攀山始終有危險,鍾Sir亦直言經常會面對死亡,「攀珠峯,成日面對有人死、有人傷,好唔開心,試過見到其他登山者的屍首,無人理,由得佢畀禿鷹食,自己認識爬珠峯嘅朋友當中,有十個死咗,有時都唔敢同太太講。」其實早在1981年,他首度攀登北美洲的麥肯尼峯亦冰傷了耳朵,嚴重到差點要切除,「好彩最後都醫得番,攀山真係要注重安全。」
量力而行,一向都是鍾Sir攀山的座右銘,「自己知能力、極限去到邊,我做事不嬲穩陣,做生意係咁,攀山都係,我有家庭,有大好生活,無理由玩命啫!好喇,畀你上到頂,但落唔到山,咪一樣享受唔到成果,咁有咩意義呢!」他以登珠峯做例子,「爬珠峯好睇緣份,少少事都足以影響成敗,雪山上面無人救你,行唔到就行唔到,唔係話有毅力就得,要識以退為進,爬唔到咪認命囉!」鍾Sir更寄語其他攀山者,要清楚知道自己能力極限,「唔好盲目咁一味死衝,今次上唔到,咪留番下次囉,起碼可以安全返屋企。」
■店子一隅的玻璃飾櫃內,放滿多年來取得的獎牌和紀念品。
■鍾Sir於去年10月獲特首頒發榮譽勳章,他僅謙稱榮幸而已。
爬山是很個人化的活動,動輒需時一兩個月才能登峯,他自言經常會想家,惦掛家人,幸好老父和太太也很體諒他,「我比一般人幸運,爸爸好開通,細細個已經帶我四處行山,太太係以前玩攀石時認識嘅,佢本身係體育教師,玩開運動,所以我無太多掣肘。」鍾Sir現時育有兩女,閒時,他會帶着家人行山、露營,飛鵝山、獅子山等山嶺也留有他們的足迹。
世界七大洲第一高峯統統征服,這似乎已挑戰了所有極限,「好多人問我,爬晒七大峯係咪無晒目標呢?但我覺得珠峯也不過係其中一座山,上過珠峯唔代表永遠唔再爬山,呢個世界重有好多山,爬矮山一樣有樂趣。」
■鍾爸爸與鍾Sir一個餅印:「細細個已經帶佢行山,試過由獅子山腳行到落沙田。」
未來,他靜極思動,心目中已有數個計劃,包括再來一次北極之旅,花三四十日由格陵蘭南部走到北部,也想選個較輕鬆的旅程,陪家人到外地走走,正在進行中的,是着手撰寫一本有關攀珠峯的書籍,「我希望將之前攀珠峯嘅經驗寫成書,𠵱家接近完成階段,預計過兩三個月後會出版。」見報今日,鍾Sir正遠赴四川四姑娘山,義務為香港攀山總會考核冬冰雪教練。「其實早幾個月前已經去過,但主要是幫總會睇營地,今次會同教練同學員一齊飛過去,希望是可以Setup一個完善的制度,訓練到一批冰雪教練,之後再開班教學。」可以想像,未來一年鍾Sir仍會在忙碌中度過。
■鍾Sir太太嗜愛運動,早在囡囡年僅二三歲時,兩夫婦已帶她到郊外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