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間咖啡室 - 葉一南

蘋果日報 2020/05/02 02:20

好食唔懶飛咖啡畢加索林肯海明威葉一南

「如果這杯是咖啡,請給我茶;如果這杯是茶,請改為一杯咖啡」,林肯總統名句,形容難以服侍的人。我比較簡單,每天喝茶,亦喝咖啡,如果只能任擇其一,會選咖啡。說穿了,作為癮君子,需要咖啡因這解藥,尤其在早上。茶葉內亦有解藥,理論上比咖啡豆多,但因為萃取方法不同,最後得出,一杯咖啡的咖啡因,比一杯茶高3-4倍。我懷疑自己腦內有一個開關掣,用咖啡因發電,所以來一杯簡單直接便好。更何況,還有咖啡室這玩兒。

有人形容咖啡室是家居及工作以外的「第三個地方」,同意,畢竟海明威在Café de Flore內創作了他的名著《太陽照常升起》,而另一邊廂,畢加索在Café de la Rotonde泡了雙性戀者藝術家Nina Hamnett,然後即場共舞。如果沒有巴黎這些名店,當年的才子佳人,要找有氣氛的地方流連,也是大有問題。這種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傳統,一直沿襲,今天的咖啡室,大家不論在裏面閱讀、胡思亂想、傾談、開會議、無意識看手機,始終輕鬆隨意,反正沒有人會在餐廳或茶記,打開電腦寫稿,對不對?香港這幾年咖啡店如雨後春筍,我一直想知道,那一間咖啡、食物、氣氛三者俱佳。趁着留港抗疫,生活可以慢一點,支持小店,這三個月與太太拜訪了三十多家,選出一些,寫了以下記錄。

咖啡最好有二間。Stone Coffee,在西營盤正街,只得三個位,小得不能再小,如果大家去過東京清澄白河區最hard core,甚麼也沒有只得靚咖啡的小店,即刻明白我意思。老闆及咖啡師是超級發燒友,豆好,款式多,巴拿馬Geisha,藍山Amber,玫瑰花味冰搖,俱上品。數天前看到一包市川屋咖啡,我們很喜歡亦常在京都光顧,曾經買豆回家,完全失敗。Stone的年青店員把咖啡豆磨成中幼,用85度熱水,沖出原店獨有禾草味道,拜服了。另一間是Brew Bros Coffee,在山道及上環有分店,house blend 很圓滿,有看法有力度亦合大眾口味,正是一杯上好的house blend最佳示範。日本籍鬍子先生,去澳洲苦學咖啡,邂逅香港妹子,然後追來香港,永結同心,兩人開了這間咖啡店,愛情故事切合文青氣氛,支持了。

食物較好的有西貢Little Cove Espresso。懷疑年青廚師有正式烹調訓練,簡單食物,功架還是一望而知。焦香的broccolini,炸脆的kale,然後把青豆及果仁放在牛油果醬sourdough 之上,全素早餐超了水準,難得。不吃素的有pulled pork Benedict,法蘭西多也和味。還可順道去市場街買眉豆花生茶果,咖啡次要亦無妨。灣仔月街APT.,一份菠蘿香辣豬肉絲夾包,大火,謝謝。雖然,這裏的三文治可以自選麵包、醬料及配搭,已勝人一籌,但十不離八,還是選了一般咖啡店不曾出現過的豬肉包。請各位有心理準備,要排隊。

咖啡室還是要有氣韻。第一次來到將軍澳海旁Jomo Kitchen ,以為去了澳洲雪梨。原來這一區是這樣子。坐在室外,藍天白雲,海風輕吹,看着其他人沿岸跑步,帶一本書去看一個下午最好。因為太舒爽,忘記吃過甚麼,好像是鴨腿包。在中環多年,很多人不知城皇街。在陡峭的樓梯半路,隱藏在唐樓之下,找到了Common Ground。然後大家會發覺,整個小區其實是咖啡店的一部份,梯階變成座椅,斑斑駁駁老舊建築是懷緬裝置,巷弄內的街頭噴畫展覽着新時代面貌,遠處細碎人聲作配樂,一杯北歐風咖啡一份美國牛肉漢堡,滿足。

「亞洲最佳咖啡店排行榜」香港有五家,Accro在元朗還未去過,NOC夠酷水準平均,18 Grams有心,Winstons做澳洲咖啡員工最友善,Knockbox是元祖house blend可試。值得一提是普慶坊的SP_CE,因為有薑味Chai Tea,我們很過份地要求做薑味咖啡,這清幽街角自此成了小小的秘密基地。本來希望找出咖啡、食物及氣氛俱佳的一間,後來發覺不切實際,十一間各有特色反而有趣,今天是甚麼心情,便選甚麼小店。感謝一班不怕輸不怕苦的年青老闆,你們提供的解藥,既是優質咖啡因,更是生活中的休閒歇息,在差點喘不過氣的香港,份外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