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與廚藝 - 杜杜

蘋果日報 2017/12/30 05:20

開心集憲法杜杜通俄門

這「通俄門」倒還真的把特朗普搞得一佛出世,頭頂冒煙;不過大家千萬不要低估了他大總統的廚藝。
當日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就「通俄門」事件而對特朗普的親信邁克弗林展開調查;特朗普曾私下向科米斟盤,請他放弗林一馬,又要他對自己表態效忠。科米沒有依從,因此特朗普給他炒了一碟即食魷魚。誰知因此招來特別檢察官羅拔莫勒,對特朗普是否有妨礙司法公正一事展開了更大規模的調查,並成功地起訴弗林;弗林無奈,答應和莫勒合作,繼續深入跟進調查事宜。真正是去了個巡海夜叉,又來了個鎮山太歲。羅拔莫勒是兩黨異口同聲公認的最佳人選,德高望重,公正無私。這莫勒果然大施拳腳,把特朗普的親信一一傳審,有遭起訴的,也有已經認罪的,眼看顫巍巍的將及最高層人事。這就引起了特朗普白宮的恐慌。如今共和黨見大事不妙,便又改了口聲,和霍士新聞台聯手攻擊莫勒,質疑他的立場是否公正,實行人格謀殺。甚至有謠言傳出,特朗普正預備照辦煮碗,再來一碟,以饗莫勒,重演一幕當年尼克遜的周末黑夜大屠殺。但是也有論者認為特朗普未必會動手炒作如此大鑊,因為會引致憲法危機,招來彈劾。美國的憲法可是神聖的祖宗家法,萬事以此為終極依據,不得侵犯。
之不過,法律這回事,也並非真的就寫在石頭上面。法律不是有罅可走的麼?這法律罅到底有多大多濶?有人說英國議會的法案有足夠的漏洞空間供一部六駕馬車在其間自由奔馳。而美國的法律,少不免有祖家的影子;周密的地方還真的十分周密,但是要找漏洞倒也不難。即使是至高無上的憲法,也可以去增修改正。而且同一法律,到了真正執行之際,也會因不同的執法官而衍生出不同的演繹,可大可小,能鬆能緊。例如說,總統的特赦權,是否包括特赦自己,也有人各執一詞。又例如說,憲法中彈劾總統的理由包括了「叛國,賄賂,及其他重罪和劣行」(Treason, Bribery, and other high Crimes and Misdemeanors);這「重罪和劣行」就包含了大量的演繹空間。即使是特朗普的法律顧問團,也會趁時機而發表前後自相矛盾的聲明和宣言。
特朗普本是個財雄勢大的商家,視打官司如家常便飯。如今掌管白宮,也當正一盤生意來做。雖然身陷繁雜的法律困擾,卻活學活用美國大詩人卡爾桑德堡的格言:「如果事實於你不利,借用法律來辯護。如果法律於你不利,借用事實來辯護。萬一法律和事實皆於你不利,那就拍枱拍凳大罵山門可也。」法律和事實落到特朗普的手上,也就成為做菜的原料,可以隨意取捨,自由配搭,炮製成新奇菜式,藉以取悅他的擁躉,並增益自己的政治本錢。法律麼?有隙可乘。事實麼?可以另外創新。聲大爆粗麼?那正是他的看家本領。他的擁躉就是喜歡他來這一套,說是叫人聽了精神為之一振,比咖啡更勝一籌。
幸好還有一種法庭叫「公議法庭」(the court of public opinion)。罔顧民意,一意孤行的政治家,往往在這法庭受到了公平的裁判。民眾可以再作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