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十年期國債孳息率一度曾升穿7厘水平,歐債危機的破壞力,已經由歐豬五國進一步蔓延至這個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系。歐洲中央銀行買入意大利國債,使歐債危機的憂慮稍為紓緩,意大利國債孳息率也在周末前回落至7厘以下。短期歐債面對的是資金問題,但更棘手的是如何改善歐洲國家的結構性財赤和債務問題,所以並不是有資金到手便能在短時間內解決到歐債危機。反觀,近日經濟數據反映中國的經濟基本因素仍然穩健,投資者可趁巿況調整,作趁低吸納中資股的部署。
以意大利為例,現時政府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已經120%,國債孳息率抽升,代表意大利難以在債券巿場集資,使意大利的財赤惡化。如果意大利要取得歐盟、歐洲中央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金,便需要緊縮開支。可是,問題是意大利的經濟,在過去十年均沒有大增長。推行緊縮政策,經濟轉差的話,稅收又會進一步減少。收入又追不上負債的增長。總理貝盧斯科尼下台,新任總理要推行改革和改善財政狀況,最少也要數年時間。
過往一個國家減赤減債,通常也配合貨幣貶值。理論上歐央行可仿效美聯儲局和英倫銀行的做法,以印鈔減輕債務負擔。可是歐元區貨幣有十七國成員國使用,不免有利益衝突。缺乏貨幣貶值的因素,歐洲國家很難單靠改革去改善財政狀況。近日便有聲音提及,要討論歐盟成員國脫離歐元區的安排。
環球股市短期內仍會受歐債危機影響而波動,中港巿場也不會例外。如果巿況調整單是受外圍影響的話,中資股是較具有趁低吸納價值。
10月份通脹數據可見,內地消費物價指數已連跌三個月至5.5%(見圖)。花旗分析員認為,本月內地通脹有機會回落至5%,生產者物價指數若加快回落,對企業盈利有正面作用。M1貨幣供應增長放緩的情況,可能已接近尾聲。
日後,中央有機會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使資金動性可望進一步放鬆。花旗分析員預期10月份的反彈或可延續至年底。年初至今,國企指數和上證綜合指數分別跌近18%及12%,花旗分析員認為,中資股年底前有機會追回年初至今的跌幅。
張敏華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