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令全球經濟陰霾密佈,但亞洲區單就樓市來說,暫未見有大調整。當然樓價同樣處於高水平的情況,亦出現於歐美,好像紐約及倫敦的樓價仍然高企,紐約市中心樓價高踞不下,倫敦的樓價更比金融海嘯前還要高。這相信與外資有關,內地、俄羅斯、中東及印度等都有不少富裕人士,他們手持大量資金,四出購買房產。他們資金充裕,置業是為了投資保值,故選擇最核心、最優質的物業,支持了紐約、倫敦等一線城市優質物業的樓價。不過,離開這些優質區域,樓市的跌幅其實相當厲害。
話說回來,筆者估計,索羅斯看淡香港樓市,原因是在房地產周期中,香港包括亞洲仍處於高水平,要調整的話,很大機會是向下。除了息口趨升、資金鏈趨緊、環球經濟放緩等因素,導火線相信是明年特首選舉。
新政府換屆,臨近選舉那段時間,市場會比較敏感,不排除有人會製造一些輿論。現時兩個呼之欲出的疑似特首候選人,對房屋政策的理念都有很大分野,其中一個與當年八萬五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至於另一位相對給人有親商界的印象,故屆時若有突發事件,導致市場氣氛風向突然逆轉,市場勢將變得恐慌,甚或會否因而重提八萬五亦未可知,這或會成為推冧樓市的催化劑。
市民都不想樓價大跌,希望兩位疑似特首候選人在制訂政策時,或現時談論制訂房屋政策時,對個人的一言一行,都要特別小心。
張一鳴
mailto: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