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奶後與母同睡
蠶豆症男嬰猝死
【本報訊】患有蠶豆症的40日大男嬰,前晚飲奶後與母同睡,翌晨被發現昏迷床上,送院搶救不治,警方初步調查事件無可疑,死因待驗屍確定。這是本月第4宗嬰兒意外,造成3死1命危。該男嬰因患有先天性蠶豆症,家人格外關愛,不幸離世,其父無法忘懷愛兒笑靨:「我仲諗起BB識笑、玩嗰個樣。」
記者:黃江奇
猝死男嬰屍體移送殮房(左圖),其父母到醫院助查(右圖)。
猝死男嬰姓白,一星期前剛領出世紙,為孖胎大仔,乳名「大咩咩」,尚有一名就讀小學的姐姐。姓白父親(29歲)任運輸工人,月入萬餘元,為經濟支柱;母姓鄭(33歲),為照顧子女,1年前開始任全職主婦。一家五口住在旺角荔枝角道建煌樓一個百餘呎劏房單位,月租逾3,000元,生活捉襟見肘。據男嬰阿姨透露,白家一直輪候公屋,盼減少住屋負擔,個多月前喜獲公屋分配,隨後得悉該單位是凶宅,遂繼續蝸居劏房。
前晚外公、外婆等親友到來探望,與男嬰玩樂。晚上男嬰飲奶哭鬧,其母遂抱他到床上安撫,之後一同入睡。翌晨母親起床,發現兒子昏迷於是報警。白先生事後不禁飲泣:「我仲諗起BB識笑、玩嗰個樣,今(昨)朝見佢心唔識跳,個身凍,我個心都好唔安樂!」白先生續稱:「返劏房會令媽媽諗起(意外),媽媽情緒好激動。」故暫到外家暫住。他表示,子女中惟大孖患蠶豆症,需要特別照顧,這次事故來得突然,死因仍有待解剖報告。目前白先生停工照顧妻子,並計劃借錢為兒子辦後事。
醫學會副會長陳以誠表示,蠶豆症全名六磷酸葡萄糖去氫酵素缺乏症,是一種遺傳基因的先天缺陷病,屬中國人特殊疾病,外國人較少,每100個中國男童中就3人得病。他解釋,因男性只得一條X染色體,此病幾乎只出現在男性身上,患者無法正常分解葡萄糖,並對蠶豆、樟腦及臭丸等過敏,需特別注意生活飲食,患者常見有黃疸病,嚴重者會抽搐及腦部受損。
雖然警方調查顯示男嬰並無被同床母親壓住,但兒科專科醫生馮宜亮建議嬰兒最好睡在嬰兒床,或在床上放置嬰兒籃;3個月大以下嬰兒未能轉頭及轉身,應以長袖衣物取代厚被保暖,減低冚被過頭風險;飲奶後,可「掃風」或將嬰兒「打棟企」,然後打側睡,以免奶液倒流致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