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講民生 - 陶傑

蘋果日報 2011/03/29 00:00


法國總統和英國聯手,向利比亞空襲,美國畏縮,西方輿論慌稱,像一九五六年的蘇彝士運河危機。
一九五六年,埃及獨裁者納賽爾把蘇彝士運河和英國的石油公司國有化,英國首相艾登和法國總統戴高樂決定出兵。
英法出兵蘇彝士河,從香港和遠東的利益角度,是對的。
蘇彝士運河讓埃及納賽爾總統堵塞了,東西方的貿易交通受阻,進出口的貨物,包括香港運到歐洲的成衣紡織品,就要繞一個大圈經南非好望角,燃油成本增加──香港是一個經濟城市啊,對不對?不要講政治,只講賺錢做生意,當年英法出兵蘇彝士運河,船王包玉剛爵士還有那一代的上海成衣廠商,一定會叫好。
納賽爾有野心,他是阿拉伯民族主義者,想成為泛阿拉伯世界的盟主。什麼民族主義,是他的事,堵塞蘇彝士運河,妨礙了香港人的生計,就要反對。那時滿山木屋,遍地貧民,都給上海人的廠商打工,就像今天的特府,指責示威者阻塞交通,的士司機都罵:「遊行,遊乜春啊?阻住阿叔收工!」因此,當年英法聯合出兵打埃及,收回蘇彝士運河,保障東西方貿易海路暢通無阻,也是保障香港的就業利益。
今天英法打利比亞,當然是為了石油。為了石油就好了,最怕反倒是為了什麼民主人權的「理想」,因為英法為利比亞的石油而出兵,反倒有了經濟的預算。如果讓卡達菲起死回生,必定對本國人民展開血腥屠殺報復,那時利比亞會淪為北非一九七五年波爾布特的柬埔寨。死一兩百萬平民,不要緊,香港是一個經濟城市,切勿沾手講攻治,中東不穩定,油價衝到一百五十美元一桶,香港人的生計會更苦的。
讓石油在西方跨國企業的手上,我們香港的車主,每次到蜆殼和埃索油站加汽油,就會價格穩定,不要忘記,中國大陸也在進口石油,英法出兵把卡達菲幹掉,石油價格穩定,中國也好。董建華先生說,中國好,香港自然更好。
所以,除了為日本祈福,但願香港人早點能吃到新鮮的日本蔬果,香港的旅行社回日本多做生意,因此,也要默禱薩科齊和金馬倫旗開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