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擾攘多時的領匯鬧劇,終於以上市失敗告終,財雄勢大的中環精英及房委會與公屋阿婆及其「幕前黑手」的決鬥,傷及51萬名認購的散戶,難怪引起潮州怒漢、經紀和投資者的強烈反應,眾人除了登報抗議、聲稱索償之外,更有元旦遊行在醞釀之中,這恐怕是企圖從中撈取政治資本者始料所不及吧?
除了令各方面交了數以億計的學費之外,領匯帶來的教訓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揭露了港府的行政管理出錯,對問題估計不足,又怕麻煩企圖繞過立法程序進行龐大的私有化計劃,出了事又試圖將成敗繫於對方不再上訴,結果正應了《孫子兵法》早已講過的「廟算」(事前策劃)不足,自己未能立於不敗之地,因此「偷雞不成蝕把米」,再怪「有人搞事」也於事無補。
其次,它反映了收費貴不代表服務好,那麼多價錢昂貴的律師和投資銀行家,合力處理全球最大的房地產基金上市項目,籌備經年,竟在阿婆手指下一推即倒,你叫投資界以後如何評估類似的「阿婆風險」?又如何衡量(Justify)這些專業人士的價值?
至於被千夫所指的搞事者,就好應重溫一下《伊索寓言》中的教訓:
青蛙害鼠終害己
話說青蛙和老鼠原是朋友,一天青蛙請老鼠一同出遊,但青蛙立心不良,牠先將老鼠的腳同自己的腳緊緊綁在一起,在遊完一輪花園之後,青蛙跳下水池很高興地游來游去,結果把被牠拖下水的老鼠淹死了。正在空中盤旋的老鷹,看到浮上水面的屍體,就俯衝下來叼走老鼠,而青蛙呢?就因為牠的腳仍連在鼠屍身上,結果也就一起被抓走吃掉了。
撇除領匯「翻艇」的小瑕疵,今年港股的整體表現相當不俗,無論是總成交、總市值、期指成交量和上市集資金額等,均創下歷年最高紀錄;有調查顯示,80%被訪的散戶都表示,今年可在股市中賺到錢,算是難得的一個投資豐收之年。
炒賭股提防陷阱
股民在繼續尋寶之餘,也要小心提防一些泡沫和陷阱,像目前仍在熱炒中的澳賭股,真正同賭牌沾得上邊的嘉華建材(027)、新濠(200)等均已升了9倍,其他多是渾水摸魚之輩,也可以今天升9成、明天跌3成!對此《伊索寓言》也有啟示:一個小孩在捉了很多蚱蜢後,把手伸向蠍子,蠍子警告:「朋友,只要你碰我一下,不但會失去我,還會失去所有蚱蜢!」在現實生活中,「蠍子」是不會事先向貪勝不知輸的散戶作出警告的。
姚謙
時富泛德財策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