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那些年:義勇群英 活着做對的

蘋果日報 2013/03/26 00:00


「整條邊界,由沙頭角到流浮山我都駐守過。當年中港沒那麼頻繁交往,邊境好寧靜好舒服。」我們的巴斯……呀不對,是末代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中尉鄧梓峰,曾經守護過我們的邊界。還有七十年代退休的老兵,在和平時候,仍戀戀不忘荷槍實彈的威武日子。

記者:陳慧敏

攝影:許有達、楊錦文、陳慧敏,部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百年義師
empty
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的成立可追溯至1854年5月,是一支由志願人士兼職組成的部隊,最早名為The Hong Kong Volunteers,1970年獲頒賜皇家名銜成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義勇軍早年參與者多為居港英籍或外籍人士,後來則加入了不少華人。經過百多年演進,義勇軍成為一專業且具高度機動性的部隊,也配備了先進的輕型武器。這支志願隊伍參與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及1941年香港保衞戰,也曾協助阻截非法入境者及維持越南船民營保安等,在防衞香港及維護香港治安中作出過極大的貢獻。隨着香港回歸,部隊亦於95年9月解散。
empty
中尉鄧梓峰 非法入境者係Fans
今日開辦梓峰教育,官仔骨骨教小朋友做司儀的鄧梓峰依然回味廿歲時揹住80磅行軍用品跑山的日子。當年他負責邊防,阻截非法入境者。「那些年,米埔邊境好寧靜好舒服,晚上好多偷渡者剪開圍網就爬過來,網上都是『補丁』。」當年英軍守邊境也不帶槍,梓峰巡邏都只帶木棍跟繩索,無用過多暴力,沒有電視上看到的驚險情節,有時候還有趣事發生。「有次我等個偷渡客游水上岸時逮捕佢,當時我已喺亞視做,佢俾我捉住時仲滴住水濕𣲷𣲷咁,一見到我就講:『哎呀你咪阿邊個邊個,我好鍾意睇你做節目!』嗰次我一路捉佢返去,個心一路揪住揪住!」
想不到的是,參軍是為了接受挑戰的梓峰,連以戰爭為前提的刻苦軍訓,也只記得一籮籮的趣事。他說有一年,英軍要以維和部隊身份參與塞爾維亞、波斯尼亞的戰役,故來港演習。演習中英軍要在敵方炮火下保護難民而不得與敵方開戰,義勇軍則扮山寨王,攞正牌用任何方法留難英軍。梓峰的小隊搶了人家一支Wombat 90 mm大炮,對方惟有邀請他們商討還炮事宜,梓峰想起就開心:「我可以要求任何嘢!」我即時代入劫匪Mood,梗係要直升機!誰知梓峰夠抵死,「我未試過有成隊英軍列隊歡迎㗎,就叫佢哋排成兩行,列隊歡迎我!」
empty
和平時義勇軍跟英軍一樣有嚴格的開槍指引。
empty
90年邊境瞭望台所見的華界,滄海桑田。
empty
第五任布政司霍德(左)來看他們部署。
empty
英國來的部隊軍服各異。
empty
於米埔邊界手執木棍執行邊防任務。
empty
演習時在英軍手上「搶」來的Wombat 90mm大炮。
empty
義勇軍中也有軍犬。
從軍建責任感
他始終覺得,年輕人接受軍事訓練可鍛煉責任感。「你睇新加坡、南韓、台灣的年輕人總有種朝氣,對自己的地方有責任感同身份認同。」英軍從來都很注重這種認同。英國有許許多多的郡,每個郡的軍人,都有他們自己文化特色的隊服,每年全國聚餐,場上就是千百種不同的隊服,輪流演奏他們自己的樂曲,「點令佢哋齊心,就係尊重佢哋嘅傳統。德軍美軍全都一式一樣,英軍則各自精采,蘇格蘭兵穿格子裙;御林軍多年來仍用加拿大自然死亡的熊的皮毛作帽,不改用人造毛,因為那是拿破崙打敗法軍時搶過來的歷史性熊帽,所以御林軍不會妥協。其實咁樣會用好多行政費,卻能令人都以自己的地方為榮。」也對,我們不也是一直都以我們的廣東話與繁體字為榮嗎?
沙展林Sir 入營食到飽
悶熱的貨倉裏停了十幾部七十年代迷彩軍車,War Game場東主Jacky推完傳訊兵用電單車出來曬太陽,又換部陸軍突擊車出來讓我影相,下一秒退休公務員Alan抱着大包軍服、徽章,要給我上軍階晉升課。才三月,有點焗的倉庫裏,個個汗濕得髮型撻成一塊,爬來爬去推車倒車又玩槍,卻好不快樂。年紀不小的他們,是軍迷,透過收藏,去保存一段光輝的歷史,當中,有真正的昔日義勇軍林Sir。
63歲的林Sir,68年加入義勇軍,一待就是九年。「嗰時得19歲,想玩吓槍,就參加。」當年團裏面有醫生、律師,還有不同國籍的人,林Sir笑言:「可以學好英文!」軍隊裏所有訓練跟用品的質量是最高的,因為軍人要面對生與死之間的抉擇。訓練好緊湊,步操、槍械、無線電、地圖、體能等,帽、衫、鈕都要立令整潔,一人犯錯三十人受罰,但最開心食大鑊飯!「我哋細個好窮冇乜嘢食,個個瘦蜢蜢,但入到營日日鋸扒,早餐煙肉腸仔炒蛋,奶茶任飲,14日後出來大隻晒,行步路都颯颯聲。」 70年英國直升機母艦帶了三千個突擊隊來,與上萬個陸軍在八仙嶺及荔枝窩一帶演習。「我哋一講無線電,突擊隊就Jam線,同時派隊員坐直升機捉我們,過半數人被捉走,沙展級的就被拷問,又畀錢賄賂迫供出隊員,又浸落水塘,好逼真。哈,後尾我哋喺無線電講中文,佢哋怕係警方緊急通訊,就唔敢Jam。」林Sir說來,依然回味無窮。
empty
三位軍事愛好者今日依然會駕着七十年代老軍車攀山越嶺遊車河。
訓練對人開放
和平時候,為何還要懷念軍人生活?「當兵預了犧牲,它讓你在活着的一刻,就要做對的事。你有冇睇《雷霆傘兵》?戲裏英軍睇唔到埋伏的德軍就唔肯開炮,你話佢蠢,其實係怕傷及無辜,唔同美軍,打咗先算。」你以為他愛死英國人?錯了。「當時洋人很不尊重中國人,在街上鬼仔鬼佬會趕你,惟英軍對市民很好。小時候我哋日日過去食飯玩探射燈,仲可以坐軍車。英軍文化,也訓練他們對人開放,不似解放軍步步為營。」他說:「當年香港人好似孤兒,大陸同英國都唔承認你。加入軍隊就想加強自己的素養同精神。」
empty
前方那昔日義勇軍維修部的招牌,如今在軍迷會的維修部繼續發揮作用。
empty
不同的軍階標誌,也是收藏品。
empty
林Sir他們收藏的七十年代運兵車,一身歲月痕迹。
empty
當年邊境警察穿同樣的迷彩軍服,所以義勇軍左臂上有啹喀兵徽章,以示識別。
empty
當年情:野外訓練,個營細到僅僅蓋着身體(左),還有昔日的英姿颯颯。
empty
經典!當年的腰帶,以及晚晚要省靚才能睡的袖口鈕和徽章。
empty
傅訊兵專用的電單車,後面配備子彈箱。
再做義勇軍
95年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解散,同年香港少年領袖團成立,借屍還魂以同一口號Nulli Secundus in Oriente(拉丁語,在東方認了第二沒人敢認第一之意)為記。由前義勇軍兵團任義務導師,進行紀律訓練、歷險活動及社會服務,輕輕鬆鬆鍛煉少年們體格、責任感與服務精神。想了解這隊百年義師?筲箕灣海防博物館十號館,個多小時就夠重溫歷史,看能否重拾一點向心力?
empty
empty
博物館裏有梓峰當年都坐過的撒拉森二型裝甲運兵車(前)。
香港海防博物館
地址:香港筲箕灣東喜道175號
http://hk.coastaldefence.museum
香港少年領袖團
http://www.hka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