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航運業權威人士對本報表示,香港政府應該支持業界在大嶼山填海興建新貨櫃碼頭,因為在該處興建的新碼頭,水深可達18米,可以成為日後區內「碼頭爭霸戰」中本港的王牌;「葵涌幾個碼頭水深只是12.8至14.5米,深圳鹽田15米,蛇口和赤灣只是約10米,現時的遠洋船多要食水13米以上,新碼頭一建,深圳無辦法同香港鬥。」
他贊成胡應湘建議同時興建新碼頭及港珠澳大橋,屆時便可以吸收廣東西部的貨源,甚至東面的東莞貨源。至於碼頭用地,他認為不應由經營者負擔地價,「全世界只有香港的碼頭經營者要補地價,新加坡、荷蘭、美國及德國都是政府租地給經營者。」他說理解霍建寧等人的憂慮,因為大嶼山日後可能取代葵涌,甚至深圳鹽田港的生意也會被新碼頭搶走。
思匯政策研究所行政總監陸恭蕙也指出,政府需要研究葵涌是否再適合作為貨櫃碼頭。「73年葵涌首個貨櫃碼頭落成時,那裏還是郊區,現時葵涌已是市區,是時候研究是否需要搬到大嶼山或者其他較偏遠的地方。」
昨日有報道稱,大嶼山赤鱲角機場島的土地,早已批給機場管理局,機管局有權決定土地使用權,毋須港府批核,機管局主席馮國經已表態支持建港珠澳大橋,只要大橋的落點及碼頭在機場島範圍,機管局可以全權決定,不用向政府補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