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般市民通常會在新年前收到雙糧或花紅,這些額外收入會在新年過後,亦即一月份投入股市。
(4)基金要跑贏大市,很多時要購入一些二三線股份,貪其回報高,但回報高的背後存在一定風險。若要投資回報高,又要所購買股票的風險較小,最佳的辦法就是做粉飾櫥窗。因為在年報之中,要列明在年結當天手上持有甚麼股份,於是基金經理習慣上在距離年結愈遠的期間,偏向持有一些高風險、高回報的股份,博取基金有好表現。但愈接近年結,便要把一些高風險的股份沽出,買入一些大藍籌,令到基金看起來更加穩健。直到年結過後,基金又可以重新部署新的投資計劃。
香港究竟有沒有「一月效應」?如果細看以上各原因,便發覺與美國有所出入。因為香港並不是所有花紅及雙糧都在12月發放,可能是農曆年前發放,因此「一月效應」未必明顯。再加上現時大部分公司都未必有花紅或雙糧,因此「一月效應」會大大削減,其次買賣股票虧蝕是不能扣稅的,而剩下一月效應出現的原因,只有基金粉飾櫥窗。因此有部分分析員認為,「一月效應」在2002年未必出現,但不要忘記2001年港股下跌了24%以上,在亞太區內差不多是最差的,因為基數細了,反而上升空間較大,因此對港股不宜看得太淡。
電郵: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