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財經評論:格老「彈弓口」股市反應弱

蘋果日報 2002/01/26 00:00


格老為何出「彈弓口」?這是一直關注格老言論的人(包括我們)提出的疑問。由於格老「言重九鼎」,非但股市,所有金融市場,莫不以他的說話來揣測美國經濟的真實情況,作為投資(或營商)的參考。日昨他在參院預算委員會上作證,對經濟前景作出較正面的看法,全球重要股市亦相應回穩,並預測美國的減息周期將告結束,月底維持息率不變成為「大熱」。
一月十一日,格老在三藩市演講,指美國經濟雖在復甦之途,但短期內不排除存在「甚多風險」。此話一出,美股應聲下跌。
當然,演講不同聽證會,言詞可以比較「放」一點,但在出席國會聽證前,先有《華盛頓郵報》引述聯儲局可靠消息,指格老原意並非「唱淡」前景,其後聯儲局其他官員,亦表示市場「誤解」格老的說話。果然,相隔僅十三天,格老在作證時,「存在不少風險」的說話不見了,代之而起的是「限制復甦的阻力正在消減」,確是「正面得多」。在不足兩周內,便出「彈弓口」,即使是說話一向模稜兩可,喜歡帶人遊花園的格老,亦給人錯愕的感覺。
隱憂仍多前景欠明
記得二○○○年七月,格老在參院銀行小組上作「半年結」時,曾斬釘截鐵指出美國經濟已大幅放緩。他對生產力過剩、供過於求的現象感到關注。事後證明,美國經濟在該次作證後,確有「江河日下」之勢。我們當時亦曾多次指出美國經濟「見頂回落」,但董特首與當時尚是財司的曾蔭權則毫無警覺,不斷唱好,且滿腹鴻圖大計(連利用防空洞做紅酒庫也想到),對格老的警告充耳不聞,以致去年的「抗衰能力」大減。主要原因,在於本港財金大員,無力解讀格老的說話。
格老在聽證會上,說復甦的阻力漸減,是根據近日發表的經濟數據,如消費信心、新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商業存貨等,都有起色,但大公司企業盈利表現仍差,資本投資未能增加,失業依然嚴重,所以美國經濟能否於下半年恢復增長,以及增長幅度大小,仍欠明朗。在此情況下,祈望股市恢復牛氣,是不切實際的。
巫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