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書簡:紐約送別王若望先生 - 王丹

蘋果日報 2002/01/03 00:00


王丹
十二月二十九日中午,紐約華人聚居區法拉盛的中央殯儀館大廳裏,展現了中國海外民運若干年以來少見的齊聚一堂的集結場面,方勵之、劉賓雁、魏京生、胡平、王軍濤、陳一諮、王炳章、吳宏達、劉青、嚴家其、鄭義、辛灝年、曹長青、易丹軒、沈彤、李錄、徐水良、倪育賢、唐柏橋、凌鋒、鮑戈、陳破空等不同時代,不同組織的民運人士,一起為民運前輩王若望先生舉行「告別儀式」。此外,美國學界中國問題專家黎安左、林培瑞、夏志清,紐約僑領梁君甫,達賴喇嘛特使等也參加送行,使得這次活動顯得隆重而莊嚴。
王若望先生的去世,把一個曾經引起討論的題目,重新擺到人們面前,即民運人士的回國問題。也已經接近八十高齡的儀式主持人劉賓雁先生,作了二十分鐘的動情演說,他老淚縱橫地為王若望先生這位一生為中國前途奮鬥的老人客死異鄉而感慨,這種感慨是為一代人而發出的。現在滯留海外的七十歲以上的著名異議知識分子蘇紹智、劉賓雁、戈揚、于浩成等,在八十年代都是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中國能有今天的局面,他們是功不可沒的。他們人在海外,心卻依然留在中國。他們不願放棄自己的政治立場,因而無法重返故土,但他們內心深處,無不以早日回國為最大的願望。以苛刻的政治條件把他們擋在國門之外,中共的這種做法於理不符,於情不合,缺少起碼的敬老之德,對於所謂「德治」一說真是莫大的諷刺。
大家在紐約悼念王若望先生,是把他當作歷史的一個縮影。在王若望先生的晚年處境中,我們看到中國民主之路,是多麼曲折和艱辛,也看到中國人為追求自由是如何堅持不懈。
我相信,王若望先生雖然已不在人世,但他的影響仍然會延續下去,這次海外民運的空前凝聚,就是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