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納西大學研究員羅素分別將美路(Merlot)葡萄酒倒進長形的香檳酒杯、馬天尼酒杯,以及闊口的波爾多酒杯內,發現斟酒動作令酒中稱為「沒食子酸」的酚化合物濃度上升,使葡萄酒的口感變得強烈。
空氣接觸面致變化不同
十多分鐘後,香檳杯和馬天尼酒杯內的「沒食子酸」仍保持高濃度,但波爾多酒杯內的則下降,因葡萄酒在這種酒杯內空氣接觸面較大,氧氣使沒食子酸產生兒茶沒食子酸酯,這些化合物會促進唾液中蛋白質沉澱,品嘗葡萄酒時感覺特別香醇。
可幸其他酚化合物未有受酒杯的形狀影響,即使葡萄酒放在任何一種酒杯,都保持原有對人健康的效益。葡萄酒雜誌《Decanter》編輯維斯沃茨基說:「這是千真萬確,從事葡萄酒貿易的早知道葡萄酒在不同的酒杯有不同味道。」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