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預計在放寬條例的首個星期,會有多達100隻新備兌證上場,但結果在首日便有53隻新備兌證出籠,遠遠超越筆者的預期。周一共有9間發行商發行備兌證,其中最為積極的包括麥格里及法興,兩間公司同樣發行10隻備兌證。
成交更遜上周
有備兌證發行的股份,一如所料以藍籌股居多,包括滙豐(005)、中國移動(941)、和黃(013)、長實(001)、聯通(762)、電訊盈科(008)、新地(016)、恒生(011)、中信泰富(267)、華潤創業(291)、港交所(388)、利豐(494)及恒生指數。
在新備兌證出籠前,有人預料港股會因備兌證上市而受惠,而股價及成交亦會有所增長,但觀乎周一的表現,卻又未必是這樣。周一的大市成交只有48億,比對上周平均成交50-60億還要少。至於股價方面,較上周收市價上升的,有長實、和黃、新地、利豐,其餘備兌證的正股卻一律下跌,似乎備兌證發行對於股價有支持的論點未必成立。
新備兌證上場為何對股價未有支持?其原因有二,首先,有很多發行商是認購認沽證齊發,認購有利股價,認沽利淡股價,因此兩種力量會導致股價有何去向並未能料。其次是新例之中,沒有最低流通量限制,同一時間50多隻備兌證發行,市場上所接納的數量有限,因此發行商所需對沖的金額便很少,並未大幅影響正股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