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世貿為發展中國家消消氣 - 盧峯

蘋果日報 2004/04/29 00:00


去年世貿(WTO)的爭端解決機制(disputeresolutionmechanism)接到巴西的投訴,指美國對國內棉花農民的補貼違反世貿有關自由貿易的法規,並對此展開調查。本周一,爭端解決機制發表初步裁決,確定美方給予棉農的補貼違反世貿有關規定。
巴西政府在向世貿的投訴中指出,美國政府每年為棉農提供25億美元補貼,比有關貿易法規容許的16億美元高。美政府解釋由於那額外9億美元的補貼並沒有對世界棉花市場造成損害,所以不應被視作違反有關法規。
誰對誰錯,關鍵在於美對棉農的補貼究竟有沒有為世界棉花市場帶來損害。補貼所可能帶來的損害緣於它把美棉農的生產成本人為地降低,鼓勵增產,結果令世界市場上的棉價大幅下跌。數據顯示美國產棉量居世界第二位,由於內需未能全面消化棉花供應,餘下的棉花便轉到國際市場上售賣,令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國。據巴西政府估計,若取消對棉農的補貼,美國棉花生產將下降29%,令美棉出口量減低41%,最終把國際市場上的棉價提高約13%。可見美對棉農的補貼確實令國際市場的棉價受壓,損害其他產棉國的利益。
判決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其為世貿爭端解決機制首次處理有關農業補貼的糾紛,更在於它或許能迫使已發展國家(主要為美國、歐盟和日本)改革其農業補貼政策。事實上,去年在墨西哥舉行的世貿多哈回合會談最後未能取得進展,主因就在於已發展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未能就有關補貼和相關的農業政策取得協議所致,若這次裁決成為已發展國家改革其農業補貼政策的契機,相信對重新推動世貿成員重開多哈回合會談幫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