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九倉支持建港珠澳大橋

蘋果日報 2002/08/30 08:00


李唯仁在旗下新亞置業(049)股東會後表示,長遠而言,本港有需要興建港珠澳大橋。至於政府應否以免補地價方式資助興建大橋,讓投資者在大橋旁發展貨櫃碼頭,李唯仁就回應:「香港政府的政策是不會送嘢畀別人。」九倉是葵涌現代貨箱碼頭公司的控股公司。

霍英東:多一橋是好事
另外,胡應湘昨日早上出席一個開幕禮後強調,從未想過要政府補貼港珠澳大橋,也沒有就補貼問題與政府進行過任何洽商。構思中的大橋收入將主要來自汽車過路費,估計每輛小車每次收費為150元,初期每年車流量為1.5萬架次,最高可處理700萬架次。建造費約150億元,即使找不到合作夥伴,合和也可以獨力投資興建,料回本期8至10年。另外,出席同一場合的霍英東被問及應否興建港珠澳大橋時,他只稱香港多興建一條橋是好事。
作為用家的香港中小型企業商會會長陳國威認為,興建大橋有利日後招攬西部開發後的貨源,如廣西雲南地區的貨源,這些地方雖然也有港口碼頭,但沒有香港及鹽田港所擁有的深水港優勢,興建大橋可促進西部的人流物流。而興建公路大橋又較興建鐵路為佳,因為後者有時間限制,對中小企而言,公路更靈活。

縮短清關時間更重要
和黃發言人則重申,該集團並不反對興建港珠澳大橋,只是反對以任何形式補貼項目發展。和黃旗下和記港口控股董事總經理馬德富於另一場合也表示,不反對興建大橋,並歡迎私人投資者參與興建。他指出,該集團於珠江三角區域,如九洲、高欄及江門等均有經營貨櫃碼頭,因貨源不足,使用量一直偏低。站於公司角度,需求不足以支持興建大橋,惟若有投資者願意承擔發展,毋須政府補貼,該集團是不反對的。
馬德富又謂,問題癥結在於物流程序,因清關需時,令貨櫃的陸路運輸成本較水陸高出三倍,若兩地政府能就原地清關達成共識,應可大幅節省運輸成本及時間,他估計未來12個月應可解決有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