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積金半年輸577億
回報大插水 打工仔平均蝕20217元

蘋果日報 2011/11/12 06:00


本港截至今年9月底有257萬名僱員及自僱人士。強積金局季度報告顯示,強積金回報率再次呈現負數,由去年4至9月的正3.9%回報率,到今年同期反過來負14.9%。強積金推行超過10年,未計今次,曾三度出現負回報率,對上一次「蝕入肉」是3年前的金融海嘯,在08至09年強積金一度插水25.9%,今次已是歷來第二大跌幅。受見紅業績拖累,強積金在扣除行政費開支後至今僅錄得2%累積回報率,較去年同期5.1%回報率少一大截。
最新數字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強積金總資產值為3369.06億元,即平均每名供款成員擁有131,091元,較今年6月底時的151,308元,減少20,217元,短短三個月間蒸發了13%血汗錢;總資產值較一年前還要少2.5%,打工仔過去一年變相「嘔突」。
各類基金中,以股票基金表現最差,過去一年平均回報率下挫19.2%;混合資產基金跌9.1%,只得債券基金錄得1.7%正回報率。過去一年本港通脹率為5.8%,即六類基金全部跑輸通脹。
香港財務策劃專業人員總會理事長陳慶生表示,踏入10月,股票市場仍然非常不穩定,估計第四季強積金回報率可能會較今年4至9月還要差。他提醒睇淡未來股市的打工仔,可考慮「換馬」,由原本的股票基金,轉為保守或債券基金。
他指出,強積金推行初期,不少投資專家都反對僱員經常轉基金,但隨着強積金累積的金額越來越多,僱員有需要定期檢討強積金組合,他建議僱員每一年檢討兩次,「檢討完唔係一定要改,即使改,每年轉一次投資組合亦都好合理」。他認為,曾經轉工而擁有兩個強積金賬戶的僱員,其中保留賬戶這些舊錢,投資策略可較為保守,至於要定期定額供款的賬戶,則可選擇風險較高的投資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