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高工資阻礙重整競爭力
港經濟下半年復甦

蘋果日報 2002/01/03 00:00


【本報訊】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贊助的高頻宏觀經濟預測研究預期,受到外圍經濟疲弱拖累,香港經濟要到下半年才能復甦,今年首季的實質生產總值將下跌1.6%。
負責是次研究的香港大學亞太經合研究中心副主任邵啟發指出,以多項經濟數據作為分析主要因素的高頻宏觀經濟預測研究顯示,香港經濟正處於衰退期,去年全年將下跌0.1%,而今年首季則會下跌1.6%,預期今年夏天,隨着美國經濟復甦,美國的聖誕節貨定單料會增加,下半年本港經濟將可望復甦。

全日通關利長遠發展
短期而言,香港仍然受低迷的外圍環境困擾,轉口貿易料有0.1%的輕微增幅;本地貨品出口跌幅仍高達7.2%;入口貨品則會跌0.2%。同時,香港內部消費仍持續疲弱,私人消費會下降0.2%,令通縮壓力持續,估計首季通縮率將為1.0%。
不過,邵啟發認為,只要日圓兌美元不跌穿135水平,短期對香港經濟無太大影響,反而有可能受惠。另外,有分析指美國下半年利率可能大幅回升,邵氏則認為,幅度不會太大,毋礙香港復甦。至於在香港實行24小時通關的問題,他相信會引致市勢出現短期調節,例如低檔次消費、飲食等行業經營更困難,新界北樓市也有輕微壓力,但在與珠江三角洲經濟結合下,有利香港長遠經濟發展。
港元貶值屬危險舉動
該中心主任王于漸亦表示,香港屬外向型經濟,而且經濟低迷是周期性問題,港府沒太多可推動經濟的措施可做。他認為,將港幣貶值對港產品和服務業的競爭力無大幫助,相反會使資產出現大幅貶值的壓力,屬非常危險的舉動。他又就阿根廷可能撤銷聯繫滙率作出評論:「阿根廷撤銷聯滙對本港並無影響,相反對決定取消(阿根廷)聯繫滙率的人有壓力,更可能因此要即時下台。」
另外,上周已預測香港今年經濟增長為零的東亞銀行(023)昨日發表最新的《經濟分析》,指出香港勞工成本高企成為香港重整競爭力的主要阻礙。
報告指出,香港僱主傾向不以減薪去降低勞工成本,令目前的名義工資成本較97年上升8.6%,整體工資實際上較年前上升,是阻礙香港在97年亞洲金融風暴自然重整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