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然之有理:中芯1.6元小注博反彈

蘋果日報 2004/12/26 00:00


中芯國際(981)是半導體製造商,集團在中國上海張江高科技園經營8吋晶圓製造廠,亦在中國天津經營8吋晶圓廠。此外,集團在北京興建了12吋晶圓製造廠,已在今年7月底開始試產。
集團擁有廣泛客源基礎,遍布全球各地,包括集成裝置製造商(如FujitsuLimited、InfineonTechnologiesAG、SamsungElectronicsCo.,Ltd、STMicroelectronicsPte.Ltd和TexasInstrumentsIncorporated)和並無自設廠房的半導體公司(如BroadcomCorporation、EliteSemiconductorMemoryTechnologyInc.和MarvellSemiconductor,Inc)。由於集團具備最先進製造處理技術,較容易吸引大批新客戶。
集成電路已成為電子用品的重要部件,應用範圍廣泛,根據招股文件所刊載的半導體行業刊物《ICInsights》資料,隨着半導體在電子產品和系統的應用普及,半導體所佔電子產品和系統總價值的百分比由1989年的11%增至2003年的19%。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銷售額則由1989年的490億美元上升至2003年的1660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達9.1%。

不利因素已反映
近年,集成裝置製造商將複雜而高功率半導體裝置的生產工序外判予半導體承包商,趨勢愈來愈明顯,根據《ICInsights》的預測,半導體製造行業全球銷售額,自1998年至2008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會增至21.8%,因此,筆者認為集團所經營的行業有不俗的發展空間。
集團剛更新2004年第4季度的經營狀況指引,根據新的指引,其預期晶圓付運季度增長約15%,增長幅度在原季度指引的範圍內,但預計綜合平均售價的下降幅度將較原季度指引的下限再降低約1至2%。第4季度的毛利率與第3季比,估計將下降約6個百分點,主要受動態隨機記憶體綜合平均售價隨市場預期價值不斷下滑,以及存貨市場價值的調整所致。
中芯股價自本月高位累積下跌約15%,已反映了這些不利因素。然而,集團在北京擁有12吋晶圓製造廠,顯示其技術水平已逐步提高,接近國際行業領導者水平,加上中國已成為全球電子產品製造中心,預期未來3年,半導體產品在中國需求龐大,集團中長線前景不俗,可考慮在1.6元附近小注吸納博反彈。
姚浩然
興旺證券聯席董事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