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居住在港島區的市民來說,他們在新的一年收到的並不是甚麼令人欣喜的禮物或訊息,而是額外的生活負擔、而是不合理的加費決定。因為從二○○二年的頭一天開始,壟斷港島區電力市場的港燈便開始調高港島區的電費,平均加幅達百分之五點三。對於港燈這次無理及罔顧市民生活困苦的加價決定,我們感到非常失望及憤怒,並要求特區政府再次與港燈磋商,以促使港燈收回加費的決定。
漠視用戶利益
港燈這次加價為何不合理,專門研究公用事業的經濟學者林本利先生其實說的很清楚。根據林先生的分析,港燈跟政府簽訂的利潤管制計劃,本來的用意是要避免港燈因壟斷而牟取暴利,也就是說,利潤管制協議的精神並不是要為公用事業加價長開綠燈,而是要在沒有市場競爭的情況下,保障用戶及消費者的利益;現在港燈援引利潤管制計劃作為加價藉口,漠視用戶及消費者的利益,這樣做能說合理嗎?
此外,達不到准許利潤指標對公用事業公司來說並不是甚麼破天荒的事,過去港燈固然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巴士公司、電話公司同樣也有未能賺到准許利潤的年頭。可是即使在這些未能達到准許利潤的年份,有關公司的財政穩健性及信貸評級依然沒有受到影響,它們依然是投資基金的寵兒。既然這樣,港燈怎麼該以此來作為加價的理由呢?
同樣重要的是,香港近幾年來一直處於通縮的狀態,公用事業的經營成本固然因工資、租金下調而降低,它的實質現金收入則因通縮而連年上升;換言之,港燈去年所賺取的利潤比名義上的五十億元還要多。以這樣豐厚的利潤,港燈即使在個別年度未能達到指標,它的財政實力依然非常雄厚、也有足夠的實力應付未來的發展計劃,為甚麼硬是要加價以賺盡准許利潤的上限、增加市民的負擔呢?
硬要再掏一把
我們希望港燈公司及特區政府看到,過去幾年特別是去年下半年開始的經濟衰退,已令各階層市民蒙受極大的打擊,失去工作、被大幅減薪的市民比比皆是,他們正被生活的重擔壓的喘不過氣來。在這樣的時候還要硬在他們的口袋中掏一把,以滿足百分之十三點五的超高利潤,以為原已羨煞旁人的帳目錦上添花,這無論如何是不合理及讓人難以接受的。
(圖)無論如何港燈逆市加價是難以令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