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鍾氏家族 資產「乾坤大挪移」

蘋果日報 2019/06/17 02:20

鍾斌銓家族鴻福國際

【股壇故事】上月尾,香港老牌地產商鍾斌銓家族的非上市公眾公司鴻福國際,提出以每股55仙回購非友好股份,完成後其母公司鴻福實業及友好,便有機會全資持有鴻福國際這間持有逾30億香港物業的公司股權。上周五有回購結果,最終僅獲2.8%股東接受。
欲不出分文私有化鴻福國際
過去六年,中原城市指數已由約120點上升至186點,升幅逾五成,但鴻福國際「開價」較資產淨值折讓高近75%,而且回購代價是以融資支付,即是說鍾氏家族一文不出就想把公司「私有化」。非上市公司的公眾股東,就如被市場遺忘,公司管理層如魚得水;在股壇浸淫多年的老股東,一定對鍾氏家族過往多次的「乾坤大挪移」手法,記憶猷新。

故事可由鍾斌銓說起,其家族十分顯赫,父親是建築商鍾奕莊,於東南亞地區控制多項物業,家族後人多從事地產業,鍾奕莊有三個妻子,其中大房的鍾明輝、鍾江海,被譽為香港「工廈大王」,創辦萬邦地產(158)、持有中環萬邦行等,早年控制天德地產(266),持有尖沙嘴凱悅酒店。二房鍾輝煌則於八十年代趁鍾明輝、鍾江海財困,增持天德地產股權,成為大股東,把尖沙嘴凱悅酒店重建為i-Square商場。

至於鍾斌銓是三房所出,又名「十二叔」,早年利用鴻福實業公司收購從事地產的榮豐實業(63,現稱中國烯谷),控制多項貴重物業。但在2007年,榮豐以較資產值折讓逾90%發行新股收購鴻福實業的新加坡物業,並把馬己仙峽道15及17號等核心靚資產,注入私人公司鴻福國際,再分派予榮豐股東。但由於私人公司難以套現,小股東逃生門路大減。其後,有部份小股東曾於股東會要求把私人公司上市,但不得要領,更有人致電證監會投訴,奈何證監會指做法未違法,又指投訴人數太少,未有受理。過去兩年鴻福國際都未有派息。

2011年,鴻福國際更向董事家屬收購多項新加坡物業,當中大部份以新股支付,每股53仙,較當時每股資產淨值折讓近七成,再攤薄小股東。2013年,去信股東以上述每股53仙價錢回購鴻福國際股份,由於收購價實在太低亦不了了之。2015年,鴻福國際把榮豐國際出售予國內商人李豐茂,完成金蟬脫殼。

現時鴻福國際的公眾股東,佔公司18%股權,但大都七老八十,有長者要依靠輪椅出入;而且缺乏組織能力,想與霸權抗爭,或許要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