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方案無法通過,事前特區政府及建制派早已知之,其後的部署劇本也早已擬就,我們由連日來發生的一切可見其大概。
首先是西環的中聯辦。議員投票支持通過方案是唯一目標及指定工作,事成後中聯辦一定要盡快多謝曾經投票的議員,因此自由黨收到中聯辦的電話,非意外而是禮貌,而這也是原來劇本的第一步,不因出了錯便立即叫停。
另一項同時進行的工作是刊登廣告(各黨派代表、政治人物及意見領袖以至中聯辦代表的個人發言可自由發揮)。如今一般人的注意力僅集中於建制派議員向公眾道歉的集體聲明,但其實多個支持建制派的團體早已買定版位刊登廣告聲援已被否決的政改方案,且大家都用上同一的口徑甚至字眼,就是全力譴責否決方案的二十多位泛民議員為「普選殺手」。
投票翌日,連《文匯報》也加入派發免費報紙的行列,特別出版了一份以報道政改方案為主的號外,早上四處派發,特刊內有大量的聲援廣告,標題幾全用上「普選殺手」四字,與該報頭版的標題完全相同。其實刊登廣告的訊息及感謝對象,還應包括所有民望高的支持者,從而凸顯泛民的孤單、無知及頑梗,更可藉此加深公眾對他們的不滿甚至憎恨,令票債票償的口號得以進一步落實。
特首梁振英在投票大敗後立即推行多項助民紓困措施,有人以為是「補鑊」的急就章,就連科技局也可暫時放棄,特首則自稱為早有此計。根據知情人士透露,即使明知選擇六月十八通過政改方案凶多吉少,特區政府仍然一意孤行,不肯延期至下周的王道吉日,皆因是要爭取在本屆立法會休會前通過這些爭取民心的撥款,好讓梁特首的競選工程能立即趁勢開展,以免被對手有機可乘。
下屆特首的遊戲規則如今一切依舊,有志參選(不論是個人自願或中央示意鼓勵)自應馬上展開籌備工夫,況且如果沒有這次「等埋發叔」事件的出現,建制派本可萬眾一心乘「敗」追擊,務要把泛民議員打成千古罪人,在未來的選舉中兵敗如山倒,任何候選人若不趁機搭順風車,表態爭取民意支持去壯大自己的知名度及叫座力,便會自動錯失良機與人無尤。
葉劉淑儀本應也會即時展開她的備戰工作,意想不到因為跟隨了民建聯離開議會,沒有投票而大失民望,所以對參選及票債票償已絕口不提,反之更強調今後必會加倍努力於地區及立法會的工作,好向選民及支持者交代,這種「以退為進」的自責,充份反映了葉劉的政治智慧。
幫港出聲等團體本來計劃把打擊泛民的工作變為長期作戰及恒常任務,好讓經費源源不絕,亦藉此證明他們才是建制派內最有效的民意推手。可惜這次投票結果令他們前功盡廢,如今HKG報及港人港地等宣傳工具唯一能做的是不停向梁國雄發炮,藉英國政府對政改方案不獲通過的失望等來打擊泛民兩面不是人,以及繼續大聲疾呼要求市民票債票償,對於建制派的錯失卻絕口不提,因為那些都是他們未來的米飯班主。
投票過後,建制派本來人人期待論功行賞,現已變成擔心追究責任,這個落差事前沒有人想像得到,更沒有人事先為此做好兩手準備,因為他們想像中最差的情況完全不是這個樣子。就以特區政府的問責團隊、警察與立法會的行政保安人員為例,大家的注意力一直只集中於政改方案,不獲通過之後即時及長期保安及政治問題。投票結果早已知道,但「搞事」團體會否不肯罷休而死守到底?他們的行動會有多大的煽動及破壞程度?如何不致再在傳媒監察下出醜?這些才是特區政府最需作好準備迎接的挑戰,如今所有防暴警力完全用不上,但鬆一口氣的只有新上任的警務處長,因為其他相關人士已馬上要展開處理中央責難的自保工作。
中央怎可以不追究責任?中央怎樣追究責任?中央要向誰追究責任?……中央現在面對的最大困難,是怎樣找到可以信賴及具公信力的有心有識有能之士來支撐中聯辦以及特區政府未來的工作。無論是體制之內或之外,經此一役,中央如果還看不清楚癥結所在,則恐怕由今日治港以至明日回歸的工作都會一天比一天艱難,且會不斷助長本土勢力坐大,鼓勵港獨追隨台獨腳蹤,逐漸成為泛民的行動先鋒,後政改的劇本如何給寫下去,還須先看中央對更換人選的決心如何。
周信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