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英之見:短線吼中型藍籌

蘋果日報 2002/08/30 00:00


恒指繼續受壓,技術性走勢是不妙,但筆者認為主要是受技術性沽盤主導,因此不用太介懷,九倉(004)已一度跌穿16元,如果未入市今日可能仍有機會。至於期指依然建議以9800作止蝕,若是嫌止蝕盤太遠,則請將注碼收細來相就,太多頻密炒賣,只會益了經紀而已。
港股短線超賣,外圍偏差是有陰影,不過若非有風險,又如何有回報,關鍵不外風險控制而已。而且上落市中,等待確認訊號採取保守戰略反而更不智,筆者已很久沒有戰意,這兩天市況雖不濟,實際上卻有起色,九倉以外,早前推介的TVB(511)也是今日可趁低吸納的目標,應該頗大機會可在25元以下入市。

港股前景不太差
筆者有位朋友以往曾在國內任職證券行的企業融資,談到前途問題時,筆者提議他走回頭路,人工不錯是低,但消費也低。不過他指出基本上並不可行,國內新股活動已甚少,證券行減佣競爭又極其慘烈,所以也是風險頗高。AB股市場面對的不明朗因素,比起香港市場只會更加多,唯一好處是如果再次北上,這經驗對投身其他行業會有用。
其實從這一點來看,香港的金融市場前景不會太差,這個市場的集資功能,對中資公司而言十分重要,不錯A股PE高,但可以上A股市場的,只會是大規模的企業,因為配額相當有限。民企將是經濟支柱,但普遍規模仍不大,所以香港股票市場的地位,對中國經濟發展而言並不低。
目前縱然一潭死水,中長線仍是有些生機,國內熱錢暫時不見了,但在一段日子適當時候,相信又會現身。只不過目前的投資者已變得愈來愈短線,沒有必要太早作長線部署,在熱潮起哄再次出擊投機,可能更合大眾口味,而且短線成交低,一定是以中型藍籌較佳,既買得安心又有水位。不過要小心一點是,如果港股市場A股化,就不知是禍是福了。
電郵:[email protected]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