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浪風帆自上世紀60年代於美國興起後迅速風行世界,1984年(男子)和1992年(女子)奧運更相繼引入風帆項目,滑浪風帆帆板種類繁多,國際帆聯劃一奧運器材,李麗珊於1996年贏得米氏板冠軍,2008年起賽會又改以RS:X板為奧運用板,2024年巴黎奧運更有機會轉用新式水翼板。
滑浪風帆中帆板功能各異,奧運賽事統一其規格,只設一款板種,由1984年奧運首辦滑浪風帆起,往後三屆奧運比賽規定的帆板種類屆屆不同,選手每每要由頭適應,不過自1996年則連續3屆選用米氏板,此板板長3.7米,帆身有7.4平方米,及至2008年北京奧運則改用RS:X板,沿用至今,此款式帆身達8.5米至9.5米,帆越大越「食風」,對選手體力要求大增,如遇大風環境,就不利體形較瘦小的亞洲選手;反之體格輕盈者在微風環境下會佔優,因為選手不用搖帆,「輕磅」運動員速度較快,自然佔上風。
RS:X板明年將第四度亮相奧運,不過其前景或有變數,國際帆聯正討論於2024年以近年流行的水翼板取代之,水翼板板底設以碳纖維或鋁製的倒T形底座,帆板前進時會浮上水面,弱風細浪環境更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