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澳門最佳樂隊兩年霸 Catalyser唱本土唱年輕

蘋果日報 2015/10/20 00:00


【專題籽:音樂入魂】
香港人抱怨無綫壟斷,可是澳門人更悲壯,我們好歹還有一間苟延殘喘的亞視,但澳門的免費電視台由始至終只得一間澳門廣播電視,播來播去都是新聞財經和飲食資訊,兼轉播大陸電視頻道。因此,澳門人多年來只能觀看香港電視節目,跟我們追捧一樣的歌星明星。這幾年終於有異軍突起,由五個澳門大學生組成的Catalyser,連續兩年贏得澳門最佳樂隊。他們唱出澳門人對社會的不滿,算是澳門一點本土力量。
澳門廣播電視(澳廣視)沒有自家劇集,稍為似樣的音樂節目大概一年有一次,叫做《澳廣視至愛新聽力》頒獎音樂會,由2003年開始讓澳門歌手亮亮相。來自澳門的混血孖生兄弟組合Soler,就是在這個節目嶄露頭角,再進軍香港樂壇。
雖然台上歌手唱的都是原創音樂,卻沒有幾個比去年和今年贏得最佳樂隊的Catalyser更能反映到澳門實況。這個四男一女的全大學生組合,用歌曲申訴澳門年輕人的壯志未酬、社會核心價值扭曲、視障人士受歧視等等,有傳媒稱他們為「使命樂隊」。樂隊靈魂人物是主音Tomy,一人包辦作曲填詞,他剛在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香港本土意識興起,他感同身受:「以前覺得香港比澳門快得多,所以香港人會來澳門度假,但去了香港讀書後,我漸漸發覺兩個地方沒甚麼分別,澳門後生仔一樣買不起樓,澳門的新馬路與香港的彌敦道一樣逼,澳門人不喜歡行新馬路。」低音結他手Agostinho插嘴道:「一去新馬路就會被人用普通話問:『新葡京在哪裏?』」
empty
多得一場過雲雨, 為原本水洩不通的議事亭前地帶來這十分鐘的清靜,終順利拍下這張照片。
empty
Agostinho Jesus(廖晟善)

低音結他

澳門大學傳播系四年級
empty
Tomy Ho(何家銘)

主音、電子結他

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
empty
Ana Lam(林君佩)



澳門理工學院視覺藝術系四年級
議事亭前地成立 專寫社會題材
Catalyser於三年前的十.一翌日,在澳門議事亭前地街頭表演時正式成立。這天我們在噴水池拍照,攝影師剛舉起相機物色拍攝角度,兩個大媽上前要他幫忙拿手機拍照。未幾,樂隊即場獻唱一曲,明明結他手在低頭撥弦,有位小姐竟走過來拍他手臂用普通話問:「新葡京往這裏走嗎?」雖說澳門賭場收入連年下降,但議事亭前地還是終日人山人海,只有設身處地真正見識過,才會明白香港的廣東道已算頗清靜。
年輕一代眼見自己地方受侵擾,自然開始關心社會,Tomy說:「我們的歌未去到講世界和平,只是寫澳門社會題材和身邊的事。澳門間中有虐畜或家暴新聞,但沒有相關的法例,做錯事的人不用受法律懲罰,其實這個社會好荒謬。」他的創作題材都是澳門人的親身經歷,他有次參加一個視障人士的講座,聽視障人士控訴社會支援不足,三小時後寫了一首《無處可逃》:「在某天開始彷彿要帶着一些憐憫/祈求旁人要接受我的不幸/就算跟常人的標準多麼的接近/唯獨那眼光總是帶點區分。」
去年,澳門一歲眼疾女孩徐加珈在澳門求醫無門,家人要帶女兒去美國做眼角膜移植手術,許多人為她籌募醫藥費,Tomy作了一首《小加珈》:「若你願意搏盡拯救瞳孔的可貴/餘生都可親眼看星際。」他們把樂隊命名為「Catalyser」,意思是催化劑,Tomy說:「人人的生命都有不同的催化劑,音樂就是我們生活的催化劑。」
empty
Daniel Loi(雷家偉)

木結他

澳門大學傳播系四年級
empty
Eugene Lei(李肇航)

鍵琴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一年級
受Beyond感染 最愛Kolor
這班九十後在澳門陳瑞祺永援中學讀書,出世時黃家駒已經去世,但還是受Beyond的舊歌感染去學結他,在中學畢業禮上表演自己創作的歌曲。他們最愛聽香港獨立樂隊Supper Moment和Kolor的歌曲,由最初五男一女組合變成如今四男一女。在香港讀書的Tomy,過去幾年幾乎每個周末都返澳門,跟隊友在街頭獻技,有時獲學校和團體邀請表演,但歌酬加起來還不夠支付自己的船票。澳門人口只有50多萬,音樂市場小得可憐,Catalyser已算是澳門樂壇當紅樂隊,但在YouTube的音樂錄像也只有五萬多瀏覽量,已經冠絕澳門本土樂隊。
除Tomy剛大學畢業外,其他成員將在明年相繼畢業,是時候決定是否要以夾band為生,還是面對現實跟其他大學生一樣,找份兩萬元月薪的賭場工作算了。訪問一直由最能言善辯的Tomy主導,這時五個成員爭着搶答:「我們不會這麼輕易放棄的,即使上班也可以繼續夾band。」Tomy語重心長說:「長遠而言,澳門聽眾還是要學懂一回事,當他們欣賞一首音樂作品,是真的要付錢去支持的,創作音樂的人才能夠生存。」
empty
Catalyser於三年前的10月2日在議事亭前地演唱成立,今天比當年更加人山人海。
empty
五人之中三個就讀澳門大學,學校去年搬到粵澳開發的橫琴,這天要從橫琴趕來接受訪問。
澳門文化市場小 政府資助多
澳門人少,文化市場細,猶幸政府資助多,澳門文化局去年推出「原創歌曲專輯製作補助計劃」,資助八個唱片項目,贏過最佳樂隊的Catalyser獲16萬澳門幣資助,唱片《Reflection》預計明年一月推出。Catalyser的經理人是澳門佰家音樂老闆姜偉靖,他坦言Catalyser為公司帶來的收入僅夠幫補一點行政支出,根本談不上盈利,「當初跟他們簽約不是商業決定,是覺得這班後生仔需要人支持,我希望更多人認識他們的歌,但澳門市場細,所以只能開拓外地市場,他們去過合肥、廣州和香港表演。」只怕澳門賭場收入連年下跌,萬一政府削減資源,首當其衝準會是這些長期靠政府資助的文化人和音樂人。Catalyser不管如何才華橫溢,最終還是要考慮生計前途,姜偉靖說:「連香港的獨立音樂都難生存,澳門如果沒有政府資助就更慘。等他們畢業後,我可能全職請他們做公司周邊工作,讓他們有時間繼續創作,讓樂隊生存下去。」
empty
Catalyser的歌全由主音Tomy(中)創作,道盡澳門年輕人心聲。
empty
《澳廣視至愛新聽力》頒獎音樂會是澳門樂壇大事,Catalyser連續兩屆獲最佳樂隊獎。
李峻一大讚 夠真實最難能可貴
為許志安《爛泥》及鄭中基《無賴》作曲填詞的李峻一,是少數在香港闖出名堂的澳門音樂人,他指雖然澳門本土音樂一向小眾,但近年澳門人對本土文化多了認同,「以前澳門人只聽香港和台灣的流行曲,澳門歌星唱歌甚至會被澳門觀眾噓。」
李峻一如今在澳門演藝學院任兼職導師,他稱讚Catalyser的歌道盡年輕人的心聲,「他們的歌文學造詣未必很高,但最難能可貴是夠真實,很多流行曲將年輕人寫得好陽光或好反叛,但都不是真正的年輕人心聲,因為寫歌的人都是中年人。」他最喜歡Catalyser的《倒模人生》,寫年輕人即使有夢想,最後還是受制於家庭,被迫屈服於社會的目光和評價,歌曲開頭是:「會考中得了幾個A/時代造就你要成大器/從何時忽略了身邊那相機/放下了卻沒再提起」,李峻一說:「到我現在這種年紀,聽完都想起自己少年時代的彷徨、迷茫和自卑,搔着我的痛處。」
empty
澳門音樂人李峻一大讚Catalyser的歌曲有血有肉,能反映澳門年輕人心聲。
empty
澳門佰家音樂老闆姜偉靖承認,不能單靠政府資助,一定要開拓外地市場。
Facebook:Catalyser
撰文:呂珠玲
攝影:潘志恆
編輯:陳漢榮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