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咁嘅服務點得㗎?
(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關焯照) - 關焯照

蘋果日報 2016/05/13 05:20

加價關焯照的士超速服務易志明車主態度惡劣教育水平低獲益加車租司機生計

上周日,港台「城市論壇」討論的士申請加價,出席的嘉賓講者分別為立法會議員易志明、的士車行車主協會主席吳坤成、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主任杜燊棠和港大土木工程系講師黃卓邦等。幾位講者都應該非常熟悉的士行業運作,在討論上理應交出客觀意見。但事與願違,討論卻是一面倒支持的士加價,令筆者感到非常失望,更甚是不少講者提出的論點誤導市民或缺乏邏輯,總之,完全未能真實反映的士行業的狀況。
有幾個論點是要澄清以正視聽。首先,吳坤成以專用石油氣價格不穩定為理由,淡化近年石油氣價下跌對的士司機收入帶來的正面影響。過去28個月每公升石油氣價從高位6.43元下降至2.99元,反映有穩定下降趨勢,假設每月工作26日,每天耗用40公升石油氣量(這是一位的士司機朋友提供的每天使用量),司機可以大幅減少石油氣支出,變相收入亦相對增加。
的士行業的最大問題是的士司機服務差,這是不爭的事實,因為司機的平均年齡超過50歲和教育水平低,要他們提供優質服務肯定非常困難。筆者是的士常客,有部份司機是相當好的,但也有不少司機的服務質素是頗差的。例如,很多司機均是飛車高手,在高速公路隨時以時速110至120公里行駛,令筆者膽顫心驚。筆者明白司機希望在有限時間做多幾支「旗」,但絕對不應「搵乘客條命較飛」。無奈,這是行內通病,政府應該正視這問題並找出方法改善司機的駕駛行為。
此外,大部份的士司機是個體戶,根本不需要與乘客建立關係,因為司機和乘客完成交易後便很難再遇上,所以形成部份司機有恃無恐,對乘客沒有禮貌,也感到無問題。其實,筆者也遇上不少無禮貌司機,你話佢一句,司機可以「回贈」你兩句。最近筆者更曾被的士司機恐嚇而報警。
易志明認為司機收入低,所以心情欠佳,拖累服務質素,收入低便可以對乘客不禮貌、拒載、濫收車資等等。這是甚麼邏輯?如果的士司機認為收入過低,可以轉行,沒有人阻止你們。但是當一位年紀大和教育水平低的司機要轉行,真是談何容易!收入低也可以作為反映司機的生產力。
至於黃卓邦更有驚人分析。他認為今次的士團體要求加價幅度太低,而且根據其所做的調查,香港的士司機的專業性及操守很好,而投訴的士的數量不斷增加是因為乘客有嚴格要求。聽到這位學者的真知灼見,筆者差不多暈倒,他的分析與常常乘搭的士的筆者有很大的距離。首先,加價幅度是否過少真是見仁見智,但在本地經濟不斷惡化和近年的士乘客量持續減少的影響下,一旦容許加價,肯定對司機的收入帶來負面影響。
筆者也不認為本地的士司機是專業和具良好操守。如果大家做一個實驗,不妨在港島街上嘗試截的士過海,大部份司機會以「香港車」為名拒載,這是否專業?讀者心知肚明。最後,學者將投訴多諉過於乘客要求高,簡直是貶低香港人的智慧。以筆者為例,在過去10多年的乘搭的士經驗,唯一一次投訴的士司機便是兩個月前的事,學者真的相信市民會有太多空閒時間花於投訴的士司機嗎?
其實,每次的士要求加價都是大車行和的士協會或商會在背後發功,原因只是利用加價,然後才可以名正言順加車租以支持牌價,這班人又怎會咁好心去關心的士司機的生計呢!
http://acecentre.hk

關焯照
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