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11月份除了超級市場、食品及雜項等耐用消費品較去年同期錄得增長外,較昂貴耐用品如汽車類、珠寶首飾及名貴禮物銷售均見下跌,其中汽車及汽車零件和燃料銷售更錄得雙位數字跌幅,分別是20%及13%。
「完全唔掂!」──DBS唯高達高級經濟師梁兆基以四個字概括11月零售銷貨額臨時統計數字。他說去年全年本港零售銷貨額錄得負增長是必然的事,預期今年上半年經營環境雖仍持續惡劣,但跌幅有機會收窄;至於下半年,則要視乎美國經濟是否如市場預期般出現復甦。
貴價貨銷售全面挫
除了汽車類以外的較昂貴耐用品外,家具及固定裝置在期內也錄得6.3%跌幅;鞋類與相關製品,以及首飾與鐘表等名貴禮物,亦分別下跌6%及3.8%;而服裝及雜項消費品銷售量,則分別下跌2.7%及1.9%。
梁兆基指出,理論上11月是聖誕節的消費黃金檔期,但較昂貴耐用品卻全線錄得下跌,正是本港零售以至經濟均表現欠佳的明顯例證。
以金額計算,去年11月的零售銷貨值為138億元,較2000年同期減少4.2%;若以首11個月作比較,去年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較00年同期下跌0.8%,而銷貨量則上升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