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叫苦 難頂25%關稅

蘋果日報 2019/05/08 00:00

廠家貿易戰

貿易戰重燃不論對上游或下游廠商,均帶來直接衝擊,業界叫苦連天。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會長麥美儀表示,當初由廠家及買家各自分擔5%關稅(共10%),問題不大,但若將關稅加至25%,買家一定叫停定單,而最慘是有企業「啱啱有兩櫃貨去緊,早幾日先出咗(貨)櫃,你去到都要幾個禮拜」,意味抵達後要交25%關稅。

她續指,廠家一早與客戶定下價錢,「打咗稅之後個客實同佢講數」,到最後廠家有可能要自己承受突然增加的關稅,造成損失,「佢可能賺都冇賺咁多,得嗰幾個percentage(百分比)」。

她稱,整件事影響香港中小企生意是「必然事實」,自從貿戰及政治問題出現後,市場氣氛持續淡靜,「有啲唔敢出貨;就算有貨係因為本身見到有好消息先出」,惟出貨量大不如前,「係試下一季、兩季(貨量)咁出」。
電鍍業會長:不能倖免
香港電鍍業商會會長陳偉表示,若出口至美國市場的產品要繳交25%關稅,屆時從事下游配套產品表面處理的電鍍業將不能倖免,將會「嚴重影響我哋嘅定單」。他解釋,當美國將關稅定於10%時,人民幣貶值約5%,加上買賣雙方在價錢等方面協調,故仍在可接受範圍。惟當關稅調高至25%,廠商「好難去就到呢個咁大嘅加幅,而可以喺價錢上同外國客人做到生意」。他透露,去年環球經濟出現下行壓力,以及貿戰開打,令市場出現負面情緒,「本身做鐘錶、首飾表面處理嘅(行家)都跌咗30%至40%定單」。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