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天王|化學天王K Kwong揭補習社激將法色誘奇招 現代教育創辦人Ken Sir談當年名師鍊成術:能力一樣我會揀長腿嗰個

蘋果日報 2021/04/24 06:00

補習天王現代教育補習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日前(4月23日)開考,想當年8、90後見證着現代、英皇及遵理三大補習社鼎立,分校林立港九鬧市,補習天王的「大頭相」廣見於街頭、巴士、地鐵和隧道的廣告牌上,但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些廣告牌近年已經連同上述的大型補習社一樣越變越少。
「以前現代教育的發迹地就是銅鑼灣這間分校,當時是旗艦店,很多名校區的小朋友都來這裏補習,學生排滿後樓梯,可以由三樓排到上六、七樓。」化學博士鄺士山(K Kwong)帶記者走到一個仿雲石的商廈前,指着謝斐道482號的門牌回憶道。以前的現代旗艦式分校,今天變成一個時尚的咖啡店酒吧及卡啦OK。K Kwong教書生涯超過40年,原本在中文大學教書的他在九十年代加入現代教育成為補習天王,更豪言「全港有一半醫護都係我學生。」當年這位化學博士常常在這裏授課,如今他安坐在前身是其中一個班房、現時的卡啦OK房與記者回憶補習界的歷史。
大型補習社的前身在1972年出現,位於西環的聖類斯預科夜校,有不少響噹噹的補習名師如生物科名師Simon蔣、地理科天后Linda Lau以及這位化學博士K Kwong都曾在那裏教書,「但在現代教育出現前的補習社,當時沒有發揚光大或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到了吳錦倫(Ken Sir)1988年成立現代教育,九十年代想到以198元月費,就能得到皇仁、女拔等名校老師指導作招徠,吸引眾多學生報名,之後更靠大賣廣告,將補習老師包裝成天王明星殺出血路!當時鬧市街頭當眼處均能看到衣着光鮮的名師廣告牌,風潮就是由他帶起。
empty
Ken Sir(左) 1988年成立現代教育,開創包裝老師成「名師」、「天王」,大賣廣告的風氣,最高峰時有15間分校,化學博士K Kwong是當時其中一位名師。
empty
K Kwong指最旺盛的補習月份,在補習的黃金時期90年代的確有過百萬月薪。
empty
競爭對手常抄襲K Kwong的筆記,換字體、將圖左右調轉等手法層出不窮。

「呃蝦條」出事 名爭暗鬥搶學生

自九十年代開始,補習風氣變得濃厚,根據香港青年協會1996年的調查,當時超過三成中學生都有補習。根據統計處數字,到了2005年 ,全港中四以上的學生八成都有補習,每個月家長花在子女身上的補習費更高達三億元以上。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了年薪甚至是月薪過百萬的名師,大型補習社間亦開始明爭暗鬥,爭奪學生的招數層出不窮。
「我從小的座右銘就是我沒有敵人,因為他們未夠水平。」K Kwong自信滿滿地說。他指曾有一名女學生被競爭對手的補習老師追到手,在他的課堂取筆記並偷偷錄音。但令他更為憤怒的是有些「賤人」將他辛苦原創的筆記換字體、將圖左右調轉,抄襲了筆記內容再謀利自肥。之後他想到自己在筆記上動手腳,在筆記上設陷阱或是埋上「K Kwong」大名的藏頭詩保障自己。
比起抄襲筆記或偷錄內容,以「把柄」威脅他或破壞他形象是更直接的方法。「特登找學生激嬲情商低的老師,或是找女生色誘他,男人最容易中招。」K Kwong指自己曾在上課時有一名身穿超低胸的美女坐在第一行,「我說:『不行,你不可以坐那個位置』,她反問我為甚麼,我連聲不行說你影響到我。」因為很多時上課都會同時錄影,很容易從錄影帶中看到老師出洋相,「但有些桃色醜聞是老師自己『呃蝦條』出事,競爭對手知道某人會敗在這點,就設計出來讓他跌入陷阱。」
empty
90及2000年代補習風氣盛行,多間補習社的廣告遍佈港九,將名師包裝成為天王明星吸引學生。 
empty
教中文及中國歷史的趙善軒,剛入行曾被Ken sir建議包裝成hiphop路線。 
empty
前現代補習名師趙善軒二〇一九年轉攻Patreon和YouTube。

標榜天王老師 一年用二千萬

說得正興起,Ken sir依約準時赴會,K Kwong指着Ken sir笑說:「這傢伙賣廣告很有一手,說得低俗一點就是譁眾取寵。」九十年代前,主角都是學校,但Ken sir就反其道而行,「他是第一個標榜名師的人, 有錢就可以上名校老師的堂。」Ken附和道:「一個月198元學費,連女校的名師課堂都可以上得到。」Ken sir賣廣告賣得出神入化,鋪天蓋地的天王大頭照就是由他開始,他笑言現代以前一年的廣告預算不算多,僅佔全年收入5%左右,「當時一年的廣告費大約二千萬。」

討論區熱話 貼題被報道

「Ken sir是公司的靈魂,老師們不喜歡他,他太天馬行空,但事實上又不能不佩服他,因為他離開後現代教育一落千丈。」這位2005年出道,曾經年薪過百萬的前現代補習名師趙善軒亦與我們大談當年經歷。教中文及中國歷史的他,剛入行Ken sir建議他走hiphop路線,避免與同公司、形象較成熟的中文老師周勤才路線重叠。
除了形象包裝及老師的路線定位,當然不少得話題炒作宣傳,「那時候很流行Uwants和香港討論區,很多補習帖的打手,全部來自市場部,很多報道都話我貼中題目,但往往都是騙人的,例如有一年我貼題就上了報紙,當時考一條題目類似「律己以嚴,待人以寬」,如此普遍的題目我的作文書中當中會有,結果出了,這樣就當是貼中了。2017年他離港發展,2019年轉攻Patreon和YouTube做時事評論,Patreon上有逾3,000名訂閱,月費計劃由5美元到15美元,他亦透露以每人平均付6美元月費計算,月入也超過13萬港元。
記者:梁中勝
攝影:呂皓怡、伍永健
編輯:鄒仲安
-----------------------------
蘋果App大升級 更簡潔更就手!了解更多立即下載體驗
-----------------------------
蘋果初心不變!26周年「撐蘋果Tee」預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