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高調托樓市的言論,刺激地產股急速回升。經濟學家經常爭論,就是自由經濟政策有用還是人為干預政策奏效。筆者信奉自由經濟理論,市場是有「無形之手」自動調節的,一切經濟活動及價格起跌,都有周期循環,當中跟隨基本因素及市場供求情況而決定。
諷刺的是,大部份政府官員及投資者,都很選擇性地只希望升而不希望跌,每逢樓價及股價下跌之時便大聲疾呼,找出兇手,反而樓價及股價上升之時卻不去找出幕後黑手。筆者的邏輯是,令樓價及股價暴跌之罪魁禍首是將其價格炒高之人。港股之所以從18000點下跌至9000點,元兇就是政府托市,收乾貨源,再配合外圍科技熱潮,將港股乾炒上18000點。當年政府入市買股票,大家拍手歡呼,到今時今日,盈富基金(2800)何嘗不是被大鱷當作提款機的「持續㩒錢機制」。
凡事總有正反兩面,政府入市托高股價,高位出售盈富基金予市民,並大鑼大鼓地作宣傳,不少小投資者便被誤導信以為盈富基金是一種長線投資的穩健基金,如今的結果就反映出,當日政府入市確實令大家心理上得到鼓舞,除此之外,就是4年後打回原形,當日暫時的止痛換來今天的慘痛。
筆者直至今天也不認同政府入市的措施,政府在推出盈富基金之時,也從未向任何一個客戶推銷,皆因這是本人對自由經濟理論及自由市場秩序的一點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