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隱形殺手 - 鍾伯光博士(香港體育學院署理院長)

蘋果日報 2004/12/26 00:00


從報章得知,本年12月4日,一名43歲男子在急速奔跑20至30米追趕巴士,在上車付款後隨即坐下,頓時面色大變,並且休克暈倒在巴士上,經救護員搶救後才能脫離險境。另一則意外的主角卻逃離不了厄運,據報道,這名24歲,身體健康的年輕人於今年12月6日參加跑樓梯活動,在疾速完成6層樓的樓梯跑步後,突然面色大變,並且暈倒,經送院後證實不治。像上述因劇烈運動而引發的休克或死亡的個案,幾乎每年都會發生。意外發生,實屬不幸。
這種因運動而引發的突然死亡,我們稱之為運動猝死。其特別之處是發生突然,事前不易察覺有任何徵兆,而且出現問題的多是表面身體健康,沒有嚴重疾病的人士。據統計,百分之90的運動猝死的誘因是跟先天性心臟問題有關。針對這問題,國際奧委會於本月10日在瑞士洛桑舉行了會議,同時為運動參加者建議了一套預防運動猝死的指引,包括針對調查個人健康及家族有關的心臟發生個案的問卷、體格檢查和心電圖測試等內容。指引建議在35歲或以上才開始參與強度較大的體力活動或比賽的人士,都應接受上述問卷和體格檢查。個人健康問題包括曾否在運動時出現昏厥、平日曾否出現胸口收緊、胸口痛、心跳不規則、癲癇症等。是否高血壓、高膽固醇、呼吸有困難或在運動中或運動後出現咳嗽等。上述問題的出現跟運動猝死有關,應找醫生檢查。此外,如果個人的家族有任何成員在50歲前突發性死亡、做過心臟手術或心臟移植等,都值得個人的關注。因此,為了保障自身安全,平日少運動,而且又上了年紀的朋友,在參加劇烈運動前最好找醫生作詳細的健康檢查。就算通過健康檢查這關後,還必須按部就班的參加運動,切勿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