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述六七暴動 圖淡化源自文革

蘋果日報 2020/05/17 00:00

六七暴動文化大革命天星小輪加價新版教材

【本報訊】除初中教科書內容被質疑滿足政治要求,本報發現齡記的中二及中三新版教材疑將六七暴動源自內地文化大革命的背景模糊化;另有參考答案將史學界尚有爭議的中山艦事件,一面倒指國民黨蓄意策動的嫌疑較大。
具爭議事件設指向性答案
教育局規定出版社不可將中二和中三的教科書派送到學校,但學校亦有收到其中一間出版社齡記的中二和中三新版課堂工作紙和習作簿。齡記出版的《香港史專題工作紙》當中一節要求學生閱讀六七暴動的史料,回答暴動起因、過程及影響。雖然工作紙有提及時值內地文革,但首兩份資料只講述1966年天星小輪加價5仙觸發市民大規模示威,以及67年4月新蒲崗人造花廠爆發工潮,要求學生思考六七暴動與上世紀60年代的勞資糾紛有何密切關係。

教協理事、資深中史科教師陳仁啟指出,據現行資料和研究,導致六七暴動的主因是內地文化大革命,以及澳門「一二三事件」等政治事件,但工作紙開首就放「天星小輪事件」,編排上或令學生未能掌握事件主因,「我覺得主軸要講得清楚,如果唔係,係將件事背景模糊化咗。」至於天星小輪加價是否觸發六七暴動的原因之一,史學界「現時仍有好大爭拗」。

齡記另一教材《亮點中國史課堂工作紙(進階版)》,以國共內戰時的中山艦事件設題,問「假如中山艦事件是由國、共兩黨其中一方蓄意策動,你認為何者的嫌疑較大?」,但教材參考答案只有國民黨嫌疑較大的立場,又以「承上題」要求說明該黨策動事件的箇中原因,參考答案為共產黨自國共合作後迅速擴張勢力,令國民黨不安。

陳仁啟指出,歷史學家至今對中山艦事件眾說紛紜,惟上述設題卻有方向性,參考答案已有立場指由國民黨成員策動。陳認為,以尚有爭議的歷史事件設題要非常小心,「歷史學家都拗到面紅耳熱,一個普通中三學生點答到箇中原因呢?」
教師斥以美喻秦不倫不類
該教材在戰國時代部份以「當世七雄」比喻戰國七雄,其中以美國比喻秦國,指「秦國未將周天子放在眼內,美國亦不完全服從聯合國。秦國靠精兵猛將統一六國,美國則以強大的軍事實力稱霸世界」。陳仁啟批評比喻不倫不類,因聯合國由各國組成,沒有天子或共主,情況與春秋戰國時代完全不同,而秦國最後統一六國,「係咪意味美國第時會統一全世界?」

■記者鄧力行、羅智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