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亦提到,傳統上樓市交投量下跌,通常是樓價調整的先兆,尤其指出2007年起本港樓市每月交投量拾級而下,與2014年開始的現象相似,「交投量萎縮後,樓價將會下跌」。
事實上,除唱淡本港樓價外,巴斯亦看淡本港經濟,提到本港有約54%出口貨值至中國;而本港大量遊客來自中國;港銀亦有相當多的內地相關貸款,惟港元升值、人幣貶值影響逐漸浮現,特別體現在零售及旅客訪港數字上。
然而,有分析認為巴斯言論有利益衝突,尤其是巴斯早前曾高調表示沽空港元及人幣,唱淡港樓促使資金撤離本港,令港元走弱,正符合巴斯策略。
同時,巴斯同樣藉推斷中國信貸擴張過快,內銀體系爆煲,從而達致人幣大幅貶值四成的預期,所使用的策略相若。不過,早前巴斯羅列的數據及部份理據,被分析員狠批為不準確,並未有阻止他繼續唱衰內地經濟。
他在論壇上指出,中國並未有提供準確的生產、國民生產總值等數據,現階段仍能蒙混過關,不過從出口國(暗指歐美等地)的經濟情況,已經反映了中國經濟的真相。他又重申,中國信貸體系的失衡情況史無前例,目前中國正經歷硬着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