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
科網熱冷卻數據中心逆境求存
曾幾何時,舉凡與網絡有關業務均獲投資者青睞。經營網絡寄存服務的數據中心,於2000年科技股大熱時,本港一度有達十多家。不過,去年科網股泡沫爆破,網絡公司相繼倒閉,傳統企業對科網投資轉趨審慎,本港數據中心業亦出現供過於求,每個月rack(機櫃)租金一度跌至2000元,至今仍能生存的寥寥可數。業內人士認為,數據中心經營者將不能只單純提供寄存服務,還需提供其他技術支援及增值服務等,令客戶可藉此節省開支。新意網(8008)旗下互聯優勢及合縱連網(8107)負責人說,數據中心仍有可為,但發展步伐或會放緩。 撰文:黃偉強、高淑嫻、周燕芬
數據中心服務,主要是因應跨國企業經常需利用網絡傳遞及儲存資料,大型電訊商為客戶提供的資料寄存等增值服務。近年,隨着互聯網急速發展,資訊往來不斷增加,專門提供這類網頁寄存服務的數據中心也就愈開愈多。
但由於全球科網泡沫爆破,數據中心服務亦無可避免受到影響,全球最大數據中心營運商美國Exodus亦要申請破產保護,計劃出售大部分資產予英國大東電報局。
至於本港,先有iGreatLink於去年3月結業;其後iAsiaWorks年中結束香港業務;陷入財務危機的PSINets則將香港業務售予中信泰富(267);新世界數碼基地(276)去年中以800萬元的代價,將旗下的數據中心資產出售予同系的新世界電話,當時行政總裁翁綺慧解釋,將數據中心售予新世界電話,可結合兩家公司的優勢,為客戶提供綜合網絡解決方案。
一再有經營商結束業務
踏入02年,滙科數碼(8068)即宣布結束經營僅一年的互聯網數據中心「天城」,理由是基於數據中心需安裝的設備(如在天台安裝後備柴油發電機)未獲有關當局批准,而另建一數據中心又要花2500萬元,故該公司決定終止經營以將損失減至最低。據該公司年報所述,至去年9月30日止約9個月,「天城」錄得1738萬元虧損。
國際商業通訊公司PihanaPacific耗資2000萬美元的香港數據中心去年9月正式啟用。該公司香港區董事總經理李有達指出,亞太區是全球互聯網增長最快的地方,對數據中心的需求平均每年增長30%。隨着中國加入世貿,對數據中心的需求更形龐大,該公司會積極考慮在內地及台灣建立數據中心,以完善公司的大中華區業務發展。
經營數據中心,地方大、租金平、科技設備齊全是最大的要素,但在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事件後,穩定的政治局勢亦成為大前提。業界指出,香港與新加坡比較,新加坡治安較好,但東南亞伊斯蘭國家隨時會發生動盪,香港則仍有「政治穩定」這一賣點。
同樣有經營數據中心的HKNet副董事總經理莫兆華預期,機櫃的基本月租減價空間有限,今年數據中心市場的競爭焦點將集中於增值服務方面,市場繼續整頓,相信今年仍有數據中心倒閉。
市場整頓預料續有倒閉
他指出,現時機櫃的基本月費已跌至每個4000至7000元,相當便宜,再下調空間有限,而客戶的增值服務上需求增加,供應商可以在這方面拓展商機,例如為客戶提供網絡保安服務、川流服務、後備儲存服務;一些跨國企業則要求更大的頻寬作對外聯絡。以該公司為例,部分客戶繳付的增值服務費用,高於機櫃租金。
雖然去年有多家數據中心倒閉,但他說市場仍然供過於求,出租率估計平均只有50%左右,因此相信仍會再有數據中心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