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話,愈來愈有風格了。
早晨天氣報告,有個天文台科學主任似乎是個日本人,他報天氣,是這樣的:「今天仍舊有雲格,這塊厚雲是從北面吹過來格,稍後會有冷空氣南下格,這股冷空氣會帶來幾天寒冷格,風會大格,偶然會有雨格,相信過了星期日,才會好轉格;不過,有一團季候性颶風正在形成要吹爛你間屋格……」格格格!格格格格!像一台機關槍。
科學主任也不是罕有動物,記得數年前,有個男新聞報道員看着港人要搶灘登陸釣魚台的直播片段,要當旁述,但事前沒寫草稿,只好看到甚麼,就「格」甚麼:「船要靠岸格,但日本軍艦正在驅趕格,似乎要撞過去格,島周圍風浪很大格,看來很難成功格,逃不出我們日本人手指罅格……」後來,報道員不見了,說不定間諜身分暴露,給遣回東瀛去了。
除了這批「東瀛格格」,有更多仇港怨港,在說話裏暗藏勸人「離港」訊息的。天氣報告之後,財經新聞裏就常見這類人堅勸大家:「今日離港,恒生指數離港,不會有多大起色;就美國九一一事件離港,日圓貶值離港,這類外圍因素離港,香港在最近一年,相信走不出經濟低谷,在這種情況離港,實在很難講應不應該舉家抱頭離港……」
離港離港,「離港症」變了傳染病,配合「東瀛格格風」,人人都這麼說話了:「這個專欄離港,是很難睇格,作者囂惡格、刻薄格、自以為是格;總的離港,實在刺痛我們脆弱的心靈格,愈看這東西,愈衰格。」